「木兰花令 · 次欧公西湖韵」苏轼

mu lan hua ling · ci ou gong xi hu yun

「木兰花令 · 次欧公西湖韵」
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
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
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苏轼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公元1091年(宋哲宗元祐六年),时年苏轼五十六岁,刚由杭州调任颖州(今安徽阜阳)知州。在抵达颖州之际,恰值深秋季节,苏轼泛舟于欧阳修曾治理并钟情的颍州西湖,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因而作此词以追怀恩师欧阳修。此词仿欧阳修体而写,是苏轼缅怀欧阳修的重要作品之一。

上片:“霜馀已失长淮阔,空听潺潺清颖咽。佳人犹唱醉翁词,四十三年如电抹。”
秋霜之后,淮河已不复往日浩渺的水势,只听见清清颍水潺潺低咽。歌女至今仍唱着欧阳修当年的词作,转眼之间,已是四十三年如电光掠过。
上片以眼前之景引出追忆之情。深秋时节,水落船低,昔日长淮的宽阔已不复存在,颍河浅响,仿佛在低声哀咽。词人移情于景,心中浮现欧阳修在颖州任上的风采与政绩,而今人去词存,歌女依旧传唱“醉翁词”,可欧公却已作古。“四十三年如电抹”一句,情感顿时涌上心头,将怀人之情与岁月之速交织一体,深沉而动人。

下片:“草头秋露流珠滑,三五盈盈还二八。与余同是识翁人,惟有西湖波底月!”
草尖上的秋露晶莹剔透、圆润滑落;圆月刚满三五,不久便要消减至二八。如今与我同样曾识得欧阳修的人都已凋零,只剩下西湖波心的明月仍照见他的旧影。
下片以秋露与圆月象征人生短暂、盛衰无常。“三五还二八”借月之盈缺表达人生的盛极而衰,既含哲思,又寓哀情。结尾以“识翁人”点明主题,从“我”与欧公的交谊写至西湖月影对欧公的熟悉,寓情于景,情致深婉。全词尾句“惟有西湖波底月”将情感寄托在静夜之月上,哀婉缠绵,意味深长,耐人回味。

整体赏析:

全词以秋夜泛舟、西湖月色为背景,情景交融、虚实交错,融缅怀、伤逝、人生感悟于一体,是苏轼晚年悼念欧阳修最具情韵的词篇之一。词中不直书哀思,而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引发情感波澜,既有“潺潺清颖”“草头秋露”的细腻景物,又有“醉翁词”“波底月”的文化意象,层层递进,感情婉转深沉。

苏轼在文风上借用了欧阳修清隽疏朗、温婉典雅的词体,又加入自身豪放与哲思的笔意,使整首词兼具婉约与雄深之美。怀人之情并不激烈哀哭,而是蕴于清景、融入物象,读来如风过水面,虽无声却涟漪层层,情感更显绵长深厚。

尤其是词中所流露的人生无常、知音零落的感慨,既是对一代先贤的追思,也是对自身晚境的省思,是苏轼晚年情感世界的真实流露。全词语淡而情深,情浓而不露,体现出苏轼一贯的情感节制与深邃人文精神。

写作特点:

  • 情景交融,移情于物
    通过“清颖咽”“秋露珠滑”“波底之月”等自然景物描写,借景抒情,使词中思念之情如水渗入景中,层层叠叠,婉转动人。
  • 用典含蓄,寓意深远
    “三五盈盈还二八”引用谢灵运典故,暗示人生短促;“醉翁词”“识翁人”以典代人,寄托深情。结尾一语双关,既写月光常在,也寓意精神不灭。
  • 借景怀人,以景结情
    “西湖波底月”是全词意象的高潮,波光月影中蕴藏着词人对欧阳修的无限思念,将怀人之情升华为人文精神的永存。

启示:

这首作品不仅是苏轼追思恩师欧阳修的深情之作,更是一曲对人生短暂、知音难再的低吟。词中含蓄委婉的情感表达,让我们看到真正的怀念不在哭诉,而在岁月静好时忽然泛起的涟漪;真正的情谊不在朝夕相处,而在四十三年如电掠而过后,仍能在波底月光中默默相对。它启示我们,人生虽短,情谊如斯;世事无常,精神可继。在今日回望,它依然是一首穿越时空的心灵之作,让人悄然动容,久久回味。

关于诗人:

Su Shi

苏轼(1037 - 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坛全才。嘉祐二年进士,历仕仁宗至徽宗五朝,官至礼部尚书。其文汪洋恣肆,《赤壁赋》成千古绝调;诗清新豪健,《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富含哲理;词开豪放一派,《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拓新词境。书法创"苏体",绘画主"神似",为"宋四家"之一。虽因"乌台诗案"屡遭贬谪,却在黄州、惠州、儋州留下不朽篇章,被陆游赞为"一代文章之宗"。

Total
0
Shares
Prev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jiang cheng zi · yi mao zheng yue er shi ri ye ji meng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江城子 ·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Next
「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苏轼
nan ge zi · yu an chu yi ye

「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苏轼

「南歌子 · 雨暗初疑夜」雨暗初疑夜,风回便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苏轼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