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小渡」杨万里

san jiang xiao du

「三江小渡」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杨万里

赏析:

这首诗作于南宋隆兴二年至乾道二年(1164—1166)之间。当时杨万里因父病辞官返回吉水,不久父亲去世,他依礼法守孝三年,正处在人生的低谷时期。仕途上刚起步便遭重挫,前途蒙上阴影;亲情上又遭失怙之痛,心境难免愁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杨万里在家乡写下此诗。诗中既有离别的伤感,也有对友情恒久不变的坚守之情。

第一联:“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溪水奔腾而去,桥影再也不能回返;小船依着短短的竹篙仍然撑开前行。
这一联通过溪水与小舟的意象,表现送别时的环境。水流无情,不复回转,暗喻人生际遇的无常与离别的必然。而小舟随篙而开,则是友人即将远行的写照,带来淡淡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联:“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若是我们的情谊能像这山溪渡口一样,就算风波再起,依旧往来不息。
诗人由景入情,直抒胸臆。用“山溪渡”来比喻友情的稳固与恒常,纵有风波险阻,也能坚持往返,象征真挚友谊能够战胜人生变故与世事风雨。这不仅是对友人的期许,更是诗人对友情的美好寄托。

整体赏析:

这首作品写景精炼,抒情真挚。前两句借景写别,以溪水、小舟烘托离情;后两句转入议论,以“山溪渡”作比喻,表达友情坚定不移的愿望。全诗短短二十余字,却融景、情、理为一体,写出了送别的凄婉氛围与友情的坚贞。杨万里身处仕途受挫、亲情丧痛的境况之中,更加看重友情的温暖和支撑。这首诗虽小,却极具力量,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仍追求真挚人伦情感的心境。

写作特点:

  • 以景寓情,寓理于物:溪水、小舟的描写,不只是写实,更寄寓了人生离合的感慨,情景交融。
  • 比喻精切:以“山溪渡”喻友情,贴切自然,既具体又富哲理,显出杨万里善于化用身边景物入诗的才华。
  • 层次分明:首联写景,营造氛围;次联抒情,直抒胸臆;情理相生,收束有力。
  • 语言简洁朴实:全诗用词浅白自然,不事雕琢,却蕴含深情,正是杨万里诗歌“诚斋体”的典型风格。

启示:

这首诗启示我们,人生际遇常如溪水奔腾,不可挽回,风波更是难以避免。然而在这样的境遇之中,真挚的友情如同渡口一般,能让人无论面对多少风浪,都能有一个可以依赖的归处。杨万里借小渡口的景象,传递出一种人情的恒久与温暖,这对于我们今天依旧具有意义——无论世事如何变迁,能守护住真情,便是人生最大的慰藉。

关于诗人:

Yang Wanli

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宝谟阁直学士。他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开创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主张师法自然,语言通俗明快而富含理趣。《诚斋集》存诗四千二百余首,《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捕捉细微生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泼洒浓烈色彩。其诗善从日常生活提炼诗意,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借山行感悟人生哲理。陆游盛赞“四百年来无此作”,严羽称“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其诗风对后世性灵派产生深远影响。

Total
0
Shares
Prev
「宿横冈」杨万里
su heng gang

「宿横冈」杨万里

「宿横冈」我岂忘怀一亩居,谁令爱读数行书。秋南春北雁相似,柳思花情莺不如。上市鱼虾村店酒,带花菘芥晚春蔬。长亭一醉非难事,造物相撩莫管渠。 杨万里 赏析:

Next
「小雨」杨万里
xiao yu · yang wan li

「小雨」杨万里

「小雨」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杨万里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