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横冈」
杨万里
我岂忘怀一亩居,谁令爱读数行书。
秋南春北雁相似,柳思花情莺不如。
上市鱼虾村店酒,带花菘芥晚春蔬。
长亭一醉非难事,造物相撩莫管渠。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旅途中所作。横冈在今江西吉水县境内,靠近诗人的故乡。杨万里一生仕途多舛,宦游南北,但他始终热爱自然、关心百姓。此诗大约作于他晚年出仕或还乡途中,夜宿横冈时有感而发。诗中既有羁旅之思,也有田园之乐,更有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感悟。
第一联:“我岂忘怀一亩居,谁令爱读数行书。”
我怎会忘记那方寸田园的小居?只是因为酷爱读书,才使我屡屡出仕。
开篇自抒胸臆,表白诗人其实并不曾忘记家乡的田园生活。以“一亩居”写田园隐居之地,透露出隐逸之心;“数行书”则是仕途的根源,暗示自己因好学才走上仕途。这里既是自责,又是自解。
第二联:“秋南春北雁相似,柳思花情莺不如。”
大雁秋往南飞,春又北返,它们的行踪始终相似;而人世间的柳思花情,却远不如大自然这般从容。
借候鸟南来北往的规律,写自然的永恒;再以“柳思花情”喻人情世事,叹人生聚散无常。人与自然的对比,含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第三联:“上市鱼虾村店酒,带花菘芥晚春蔬。”
集市上可以买到鱼虾,村店里也有美酒;田野里正有带花的菘菜与芥菜,成了晚春时节的新鲜蔬菜。
由感慨人生转入生活场景,描写村落集市之景,充满烟火气息。鱼虾、村酒、菘芥,勾勒出一幅温暖的乡村画卷,显露诗人对淳朴生活的热爱。
第四联:“长亭一醉非难事,造物相撩莫管渠。”
在长亭中痛饮一场并非难事,一切随造化的安排,不必过于计较。
以饮酒作结,抒发对世事随缘的豁达态度。“造物相撩”四字尤为精彩,既有命运的戏弄,也有生活的无奈,但诗人却以“不管渠”作回应,表现出一种超然与淡泊。
整体赏析:
这一诗以旅宿见闻为背景,交织出人生感慨与生活写实。开头写“田园与书”,表明诗人仕途与隐逸间的矛盾心情;继而写“雁与花柳”,对比自然的永恒与人情的短暂,感慨人生无常;接着一转,落笔鱼虾村酒、菘芥春蔬,笔调清新自然,呈现出田园生活的闲适与富足;最后以“长亭一醉”作收,表达出诗人既有对命运的无奈,也有与造物和解的洒脱。全诗兼具哲理性与生活性,情景交融,意境深远。
写作特点:
- 哲理与写景结合
借雁之南北迁徙,反衬人生聚散无常;借田园鱼酒,寄托对生活的热爱,寓理于景。 - 语言清新自然,带有口语色彩
“鱼虾”“村店酒”“菘芥”等用词朴实生动,贴近生活,体现杨万里“诚斋体”的特色。 - 情感层层递进
从怀念田园,到感慨人生,再到寄情市井,最后以饮酒解怀,层次分明,情绪起伏有致。 - 诗风兼具哲思与烟火气
既有超脱的人生智慧,也有日常生活的鲜活画面,使诗既深刻又亲切。
启示:
这首作品让我们看到,人生虽有无常与命运的戏弄,但仍要以坦然和热爱去面对。就像诗人一样,即使身在旅途,仍能在集市酒肆、田园蔬菜间发现生活的美。它启示我们,在现实压力与无奈中,仍要保持对自然和生活的感受力,学会在平凡里发现诗意,在无常里保持从容。
关于诗人:
杨万里(1127 - 1206),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官至宝谟阁直学士。他突破江西诗派的束缚,开创了活泼自然的“诚斋体”,主张师法自然,语言通俗明快而富含理趣。《诚斋集》存诗四千二百余首,《小池》中“小荷才露尖尖角”捕捉细微生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泼洒浓烈色彩。其诗善从日常生活提炼诗意,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借山行感悟人生哲理。陆游盛赞“四百年来无此作”,严羽称“天地间自欠此体不得”,其诗风对后世性灵派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