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弟」
李贺
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是李贺辞官归昌谷后创作的作品。当时他因仕途失意、身体病弱而被迫归隐故里,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诗中既有对亲情的慰藉,也有对仕途失意的哀叹,更夹杂着愤世嫉俗的情绪。
第一联:“别弟三年后,还家一日余。”
(与弟弟分别三年后,终于回到家中,只过了一天。)
诗人点明了归家的时间背景,既表现了与家人重逢的喜悦,也隐含了离别三年间仕途蹉跎的悲凉。这一联开篇便透露出诗人复杂的心情。
第二联:“醁醽今夕酒,缃帙去时书。”
(今晚弟弟为我斟上美酒,行囊里依然是离家时的书。)
弟弟以美酒款待,表达兄弟间的深情厚谊,而诗人看到离家时带走的书仍在行囊中未曾派上用场,不禁感慨万分。美酒与旧书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亲情的温暖,又暗示了仕途的失意。
第三联:“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
(病弱的身体还能活着回来,人世间有什么事是不卑鄙的呢?)
诗人感慨自己的身体虽已虚弱,幸而还能活着归来,这已是不幸中的大幸。紧接着对世事进行嘲讽,表达了对人间黑暗的厌弃和愤懑,体现了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第四联:“何须问牛马,抛掷任枭卢。”
(何必再问仕途的成败?就像赌具的抛掷,结果早已注定。)
以赌博为喻,表面上说仕途成败如同赌局,任其自然,实则是悲愤中的自我解嘲。这一联以冷静的口吻掩盖内心的痛楚,将失意的深沉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写作特点:
- 情感交织,层次分明:全诗在欣慰与悲伤之间反复交替,既有与亲人团聚的喜悦,也有对仕途失意的痛苦,通过层层递进的情感展现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 比喻精妙,含义深远:以“缃帙去时书”暗示仕途失意,用“牛马”“枭卢”比喻命运的不确定性,表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无奈与愤懑。
- 章法井然,对仗工稳:各联对仗整齐,表面上出句与对句对立,实则相辅相成,深化了诗歌的情感张力。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失意归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巧妙的构思,将诗人复杂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诗人既有对亲情的依赖,也有对仕途失意的愤懑,更有对世事黑暗的讽刺。尤其是最后两句,以冷峻的态度自我解嘲,掩盖内心深处的巨大痛苦,给人以深沉悲凉的感受。全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章法精妙,堪称李贺诗中“章法井然”的代表作之一。
启示:
这首诗让我们看到,在面对人生的挫折时,亲情是最温暖的依靠。诗人虽然对仕途失意感到痛苦,却并未彻底丧失对生活的希望。它启示我们,面对困境时可以尝试用冷静的态度来反思,但内心的真情永远不应被掩盖。这种复杂的情感体验不仅是个人经历的真实反映,也是对人生与社会的深刻洞察。
关于诗人:
李贺(约790 - 约817),字长吉,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长吉体”诗歌的开创者,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