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 其二」卢纶

sai xia qu II

「塞下曲 · 其二」
林暗草惊风, 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 没在石棱中。

卢纶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的第二首,描写的是将军夜间出猎的英勇场景,融合了紧张、神秘与神奇的氛围,虽篇幅短小,但情节紧凑,形象生动。通过一次夜猎行动,展现了将军的果断、力量与超凡技艺,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气息。

第一联:“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夜色幽暗,风吹草动,惊扰林间寂静;将军临危不乱,于夜色中张弓待发。
首联营造了神秘而紧张的氛围,“林暗”与“草惊风”渲染出夜林中猎物可能出没的危机感。诗人以“惊”字点出草木因风而动,更引发读者对猛兽潜藏其间的联想。而“将军夜引弓”,虽未明言“射”,但“引弓”一词已展现其临战镇定、蓄势待发的英武姿态。

第二联:“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天亮后去寻找昨夜发出的白羽箭,只见箭深深嵌入了岩石的棱角之中。
这联转入清晨,以“白羽”代指将军之箭,寻箭不见猎物,却见白羽深没岩石,令人惊异。箭入石棱非人力所能及,极度夸张之笔却写得自然可信,传达出将军惊世骇俗的神力,也为整首诗增添传奇色彩。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极简的笔墨勾勒出一幅夜猎图景,情节虽简,却跌宕起伏、富于戏剧性。前两句设置紧张气氛,暗林惊风,草动若兽,将军应声引弓,神情果决。后两句写次日寻迹,猎物未现,却见利箭深嵌石棱,形象写实与夸张结合,神勇之态躍然纸上。虽无正面描写战斗,但一箭之力已足以显英雄本色,诗意浓烈而不失豪迈。

写作特点:

  • 张力十足,氛围浓烈:起句设下紧张环境,引人入胜。
  • 以动写静,虚实结合:风动草惊以虚引实,“箭没石棱”以实显神。
  • 简练凝练,寓情于景:四句之间转折自然,时间推进鲜明,场景变化丰富。
  • 浪漫夸张,强化英雄形象:箭入石棱为不可能之事,却通过写实语气写出神奇效果,增强诗的感染力。

启示:

这首诗以一场夜猎表现将军非凡的武力和沉稳的气质,传达出一种英雄主义的赞美。它启发我们,有时英雄并不需要多言,举动之间已尽显锋芒。而诗人通过有限笔墨,将一种力量美、速度感和精神风貌凝练呈现,提醒我们在描写人物或事件时,简洁中也可以蕴含极大张力与艺术感染力。

关于诗人:

卢纶(约748-约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诗较为雄放,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

Total
0
Shares
Prev
「塞下曲 · 其一」卢纶
sai xia qu I

「塞下曲 · 其一」卢纶

「塞下曲 · 其一」鹫翎金仆姑,燕尾绣蝥弧。独立扬新令,千营共一呼。 卢纶 赏析:

Next
「塞下曲 · 其三」卢纶
sai xia qu ⅲ

「塞下曲 · 其三」卢纶

「塞下曲 · 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