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
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
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释义:
潼关地处陕、晋、豫三省要冲,是从洛阳西入长安必经之咽喉重镇,山河表里,形势险要,景色动人。墨客骚人到此,每每题诗作文以纪胜。清末谭嗣同便留下“河流大野犹嫌未,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名句。许浑从故乡丹阳首次去京师长安,途经潼关,兴会淋漓,挥笔写下这首五言律诗。
首联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将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况萧瑟的境界之中。
颔联与颈联以如椽巨笔,勾画出潼关四周景物。极目望远,但见南面华山高耸入云;北隔黄河,中条山笼罩于疏雨之中。近看则见莽苍树色随关城一路远去,关外黄河从北面深山峡谷中奔泻而至,在潼关脚下如巨龙猛一转头,直冲三门,咆哮着直入大海。
尾联上句是说明天就可到京城了,似给人一种轻松之感,然而下句却出人意外地说“犹自梦渔樵”,含蓄地表白了自己并非专为功名富贵而来。如此结束,委婉得体,悠游不迫,而又如异峰突起,出人意料。可谓匠心独运,构思奇特新颖。
关于诗人:
许浑(约791 - 858),唐代诗人,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