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一向年光有限身」
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赏析:
这首词作于北宋中期,收录于《珠玉词》之中。晏殊身为宰相,风雅自持,其词多表现出闲雅蕴藉的风格,然此篇却一反常态,情感沉郁深挚,格调遒劲悲慨。词中透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体悟,同时展现出词人面对人生苦痛时的达观态度:与其空嗟叹,不如珍惜眼前人。
第一段:“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人生不过短短数十年,转眼光阴便已消逝。即便是平常的离别,也容易令人肝肠寸断。既如此,何妨频频赴宴,把酒言欢,不必推辞。
此段开篇即以“有限身”点出人生短暂,紧接以“等闲离别”写出常事中最令人黯然之情。末句似为宽解之语,劝人及时行乐,却隐含无奈之感,显出词人情感的深沉与清醒。
第二段:“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放眼江山,只徒然引发对远人的思念;风雨摧花,更添惜春之情。既然如此,不如珍惜眼前的人吧。
下片意境转向开阔辽远,借“山河”“落花风雨”等意象写出人生无常与情感难依。最后以“不如怜取眼前人”回归现实,既是对空伤春愁的化解,也表达出词人对人生的领悟与把握。
整体赏析:
这首词以哀伤之情起笔,却不沉溺其间,而是由离别的痛感转向眼前之欢的珍惜。全词由“惜年光”“伤离别”转为“伤春”“念远”,再以“怜取眼前人”收束,全词起伏有致,情感深沉又不至哀怨。晏殊用词洗练,情感内敛,格调温婉中见沉雄,展现出其高远旷达的胸襟。
写作特点:
- 用语明净、下字修洁:晏殊素以“清词丽句”见长,此词虽情深意重,仍不失文雅之致。
- 情感节制中见深挚:虽写离别、感时之苦,但笔调不流于悲苦,反显深沉含蓄。
- 结构精巧,层层推进:上片由人生短暂写到及时行乐,下片由念远伤春转入珍惜当下,情感转换自然流畅。
- 意象选取大气蕴藉:如“山河”“风雨”“落花”等,扩大了空间感,也增强了词的哲思意味。
启示:
这首词启示我们: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若只沉溺于伤感与悔恨,便容易辜负眼前人与眼前情。词人虽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多离别,却在末句提醒世人回归现实,把握当下。在现代生活节奏加快、情感漂浮的时代,这种“怜取眼前人”的思想,仍有深切的现实意义。它告诉我们,与其叹息过去,不如在当下的人和事中找到意义与温情。
关于诗人:
晏殊(991 - 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婉约词派开山宗师。十四岁以神童入仕,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雍容典雅,于富贵气象中暗蕴人生哲思,《珠玉词》存作140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无常之感融入自然意象;《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更被王国维列为人生三境之一。诗亦工丽,《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展露 闲雅情致。提拔范仲淹、欧阳修等,开创北宋 “江西词派” 先声,王灼评其“ 温润秀洁,五代之气尽矣 ”,奠定宋词雅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