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

Gao Shi

高适(706 - 765),字达夫,德州蒋(今河北景县)人。早年家贫,仕途失意,与李白、杜甫等有交往。创作以边塞诗著称,与岑参并为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他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题材广,还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视角。

主要作品:

主要经历:

1. 西游长安与北游燕赵(722 - 733)

高适出生在一个曾显赫一时的官宦之家,其祖父高偘是唐高宗时期的名将,官至左监门卫大将军,封平原郡公。然而,到高适年轻时,家道已日渐衰落。高适年少时自负才情,立志追求公卿之位,希望通过仕途建功立业。他少时客居宋州(今河南商丘),潜心学习书剑,意气风发。20岁时,怀揣宏图大志,西游长安,试图通过贵人举荐直达天子,期望一飞冲天。然而,未能实现这一理想的高适,遭遇了仕途的首次挫折。

长安之行失败后,高适返回宋州。他并未放弃梦想,而是隐忍多年,潜心攻读典籍,研习经史子集,尤其注重对治国安邦之策的钻研。十年后的开元十九年(731),高适北游燕赵,试图通过从戎入幕登上仕途。他游历了幽州、蓟门等边塞重地,但尽管契丹频繁入侵,边地急需人才,高适仍未能得到机会。两次求仕的失败,让他对社会现实的冷峻面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一阶段,他写下了不少反映现实的诗作,其诗风也逐渐形成慷慨悲壮的基调。

2. 客居淇上、宋中与漫游齐鲁等地(734 - 748)

在幽蓟求仕未果后,高适选择暂时隐居淇水之滨。这段隐居生活让他接触了更多普通民众的生活,观察到社会底层的疾苦。他虽表面上躬耕田园,但内心依然充满壮志,并尝试通过应制举(皇帝亲自主持的特别考试)谋求仕途。然而,这条道路同样未能带给他实际的仕进机会。在此期间,他写下了不少感叹隐居生活和壮志难酬的诗篇,如《淇上别业》。

在淇上生活后,他开始转向齐鲁大地,广泛游历。在漫游过程中,高适接触了更多士人阶层和下层百姓,他的诗歌创作也更贴近社会现实,包含对农民疾苦的深切同情。他不仅将天灾与民困联系在一起,还揭露了租税过重等深层社会问题。在这一时期,高适的诗风浑厚沉实,真实感人,成为他后期诗歌风格的重要铺垫。

3. 多次出塞与边塞诗创作的繁荣(749 - 753)

自开元末年起,高适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仕途:参与边塞幕府。从天宝七载(748)到天宝十二载(753),他先后三次出塞,包括幽蓟地区、清夷军和河西幕府。他广泛接触边塞生活,对边疆的军事实情、将士疾苦、战策得失等都有了切身体会。这一时期是高适边塞诗创作的高峰。

第一次出塞,他在幽蓟观察到边患频繁的紧迫形势,写下了诸如《蓟门五首》等反映边疆矛盾和将士情感的作品。诗中既有对边将无能的不满,也有对战士奋勇杀敌的赞美,还以深切的同情抨击将帅玩忽职守、士卒受苦无援。第二次出塞,他通过送兵行动进一步揭示了军民之间的矛盾,并表达了个人济边报国的志向。第三次出塞,他入哥舒翰幕府,创作出更多豪情满怀的边塞诗,如《燕歌行》,反映出他对于军功立业的憧憬。

4. 晚年入仕与现实直面(753 - 765)

天宝十二载(753),高适终于受哥舒翰举荐,入幕为从事,开启仕途新篇章。此后,他逐步升迁,最终官至礼部尚书。然而,他晚年的仕途并不轻松。安史之乱爆发后,高适虽身居高位,却亲历战乱之苦。在这一时期,他的诗歌更趋向成熟,既直面社会现实,又不失凌厉气势,如《封丘作》。

经历了多年仕途的起伏波折,高适的晚年创作既有对世事的冷峻观察,也有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慨叹。他以饱满的情感和深厚的历史意识,为唐代边塞诗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文学成就:

1. 边塞诗的高峰创作

高适与王昌龄、岑参并称唐代边塞诗的“三大家”,他的边塞诗不仅数量多、题材广,还呈现出独特的风格与视角。

  • 题材的多样性:高适的边塞诗涵盖了从边地风物到战士生活、从征战过程到边将谋略等多种主题。如《蓟门五首》中,他描绘了边地荒凉景象和战争的艰险;《燕歌行》中,他表达了战士壮志未酬的悲哀和家国情怀。
  • 风格的独特性:高适的边塞诗不同于王昌龄的清新雅致,也不同于岑参的瑰丽奇诡,而是以雄浑、壮阔、现实感强著称。他的诗歌充满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边塞将士的深切同情,情感真挚,格调高昂。
  • 艺术成就:高适的边塞诗语言平易近人,气势磅礴,善于通过细节表现人物心理与边地风貌。例如,《燕歌行》中“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用强烈的对比表现出将士的悲苦和将帅的冷漠,极具感染力。

2. 抒怀诗的悲壮格调

高适的抒怀诗展现了他在漫长求仕路上的心路历程,充满了对壮志难酬的悲叹和对人生境遇的哲理思考。

  • 仕途艰难的感叹:如《别董大》,通过朴素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出对朋友的关切和对前途未卜的复杂心境。
  • 人生理想的坚守:即使在困顿中,高适也未放弃对人生意义的追求。如《东平留赠曹司马》表达了对忠义与名节的执着,体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无悔的选择。

3. 现实主义精神的体现

高适的诗歌无论是边塞诗还是抒怀诗,都深刻反映了唐代中期的社会现实。

  • 反映军民疾苦:他以亲历的战场生活为素材,揭示了唐代边防战争中士兵的生存困境和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如《蓟门五首》直指边地将士无依无靠的苦楚。
  • 揭露社会矛盾:高适以诗歌形式批判了统治阶层的奢侈与冷漠。例如《燕歌行》中,直接对比了前线士兵的悲惨与后方享乐者的无动于衷,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4. 诗风浑厚雄壮,语言平实有力

  • 风格特点:高适的诗歌风格以浑厚沉实、豪放激昂著称。他的语言通俗易懂,简洁有力,既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趣味,又能深刻表现复杂的社会问题。这种风格也使他的作品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 叙事技巧:高适善于用简练的语言刻画生动的场景,并通过叙事推进情节。如《别董大》虽短小精悍,但情感丰富,具有画面感和叙事张力。

5.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 对边塞诗的深化与拓展:高适的边塞诗不仅延续了汉魏以来边塞题材的传统,还赋予其更深刻的思想内涵。他对边地生活的真实描写和对社会矛盾的深刻剖析,为后来的诗人提供了重要的创作启示。
  • 对现实主义文学的推动:高适的创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对白居易、杜甫等后期现实主义诗人的创作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诗歌关注底层民众的疾苦,开创了唐代诗歌的新方向。

6. 代表作的艺术魅力

高适的多首名篇堪称唐代诗歌的经典:

  • 《燕歌行》:被誉为唐代七言歌行的巅峰之作,诗中既有悲壮激昂的情感,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揭示。
  • 《别董大》:以简练的语言表达深挚的离别情感,被后人传诵千古。
  • 《封丘作》:展现了高适晚年的孤独感与无奈,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

高适以他丰富多彩的边塞诗和慷慨悲壮的抒怀诗,在唐代诗坛上独树一帜。他不仅为边塞诗的繁荣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还通过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为唐代文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他的诗歌语言平易近人却不失深刻,艺术表现手法多样而情感真挚,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遗产。

Total
0
Shares
Prev
「送友人入蜀」李白
song you ren ru shu

「送友人入蜀」李白

「送友人入蜀」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 李白 赏析:

Next
「别韦参军」高适
bie wei can jun

「别韦参军」高适

「别韦参军」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欢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