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女」粉席秋期缓,针楼别怨多。奔龙争度日,飞鹊乱填河。失喜先临镜,含羞未解罗。谁能留夜色,来夕倍还梭。 沈佺期 赏析:
「梅花落」铁骑几时回,金闺怨早梅。雪寒花已落,风暖叶应开。夕逐新春管,香迎小岁杯。盛时何足贵,书里报轮台。 沈佺期 赏析:
「驩州南亭夜望」昨夜南亭望,分明梦洛中。室家谁道别,儿女案尝同。忽觉犹言是,沉思始悟空。肝肠馀几寸,拭泪坐春风。 沈佺期 赏析:
「剪彩」宫女怜芳树,裁花竞早荣。寒依刀尺尽,春向绮罗生。弱蒂盘丝发,香蕤结素成。纤枝幸不弃,长就玉阶倾。 沈佺期 赏析:
李益(748—829),字君虞,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或列入“大历十才子”,他写边塞题材的作品最为有名,尤以七言绝句见长。其诗音律和美,为当时乐工所传唱。
大历四年进士,授郑县尉,又任华州主簿,转侍御史。后出塞从军,入朔方、邠宁、幽州诸节度使幕中为从事。即所谓“三受末秩,五在兵间”。曾东游扬州。宪宗朝入为都官郎中,历秘书少监、集贤学士、散骑常侍、太子宾客等官。文宗大和初,以礼部尚书致仕。
「喜见外弟又言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李益 赏析:
刘长卿(?-
王维(701 -
孟郊(751 -
沈佺期(约656 -
宋之问,公元6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