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夜忆舍弟」杜甫

yue ye yi she di

「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 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杜甫

释义: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六月,杜甫出任华州司功。时安庆绪弃洛阳,唐军得以恢复河南。乾元二年(759)春,杜甫曾暂回河南洛阳附近的陆浑庄。七月回华州,当地发生饥荒,他无力救灾,乃弃官西去,入秦州。九月,史思明再度引兵南下,陷汴州,逼洛阳,山东、河南均处于战乱之中。杜甫的几个弟弟逃亡离散,战事阻隔,音信全无,引起他无穷的忧虑和思念。此诗即这种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

首联:“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写战时边地秋天凄凉境况。此时史思明叛军进犯于黄河南北,西南吐蕃不时侵扰,秦州战事紧张。报警的戍鼓声响,实行夜禁,人行断绝,这是所见。接着写听到一孤雁之声,气氛更为凄凉。“雁声”既点明秋季,又喻“兄弟雁行”、孤雁失群,联想起兄弟失散,引发忆弟的情怀。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写思乡之情。意谓在这白露节的夜晚,诗人夜深久立,霜繁露重,望月思乡,故乡的月色一定是更加清丽明朗。这种幻中之感更加突出他浓重的乡情。在这联中,诗人将“白露”和“明月”拆开倒用,增添了诗意的健峻和深稳。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在前两联写“月夜”的基础上,紧扣题目,写“忆舍弟”。由上联的“思乡”过渡到这联的“忆弟”,十分自然贴切。杜甫兄弟五人,他居长,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此时杜甫身边只有小弟杜占,其余三个分散在河南、山东,正是战乱之区,故说兄弟分散,天各一方。家已不存,生死难料,大有“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之境况,令人伤心断肠。此联概括了安史之乱中广大人民饱经忧患、骨肉分离的痛苦遭遇。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紧承上联“忆弟”,进一步抒写内心忧虑之情。兄弟离散,寄书常常不达,何况现在战事频仍,生死茫茫,更难有骨肉消息。

全诗朴实自然,语从口出,亲切而感人。在不经意间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正如喻守真在《唐诗三百首详析》中所云:“句句不离‘忆’字,如因闻雁而‘忆’,因寒露而‘忆’,因望月而‘忆’。‘分散’则生死不明,‘无家’则寄书不达。‘未休兵’故‘断人行’,句句都可连贯在一起。”承转圆熟,严谨而不板滞,情真而意深远。

关于诗人:

Du Fu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籍襄阳,后来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因而他的诗歌总是紧密结合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在诗艺上他兼备众体,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Total
0
Shares
Prev
「至德二载…有悲往事」杜甫
zhi de er zai you bei wang shi

「至德二载…有悲往事」杜甫

「至德二载…有悲往事」此道昔归顺, 西郊胡正繁。至今残破胆, 应有未招魂。近得归京邑, 移官岂至尊。无才日衰老, 驻马望千门。 杜甫 释义:

Next
「春宫怨」杜荀鹤
chun gong yuan

「春宫怨」杜荀鹤

「春宫怨」早被婵娟误, 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 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 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 相忆采芙蓉。 杜甫 释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