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女词 · 其三」李白  

yue nv ci iii

「越女词 · 其三」
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李白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代,诗人李白在游历吴越地区时,被当地女子的风姿与风俗所吸引,写下了这首描绘采莲少女娇憨之态的诗篇。吴越地区河网密布,采莲是当地女子常见的劳动场景,而李白以轻松活泼的笔触,将这一画面定格在诗中,展现了江南水乡的别样风情。

第一联:“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
若耶溪中采莲的少女,见到行客,唱着歌把船划回。
首句点明了采莲女的身份,并交代了她的动作与反应。“棹歌回”四字生动地表现了少女活泼娇憨的姿态,似乎在用歌声引起行客的注意,又带着几分矜持地将船掉头划回,表现出吴越女子特有的娇俏与灵动。

第二联:“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嘻笑着藏入荷花丛,假装怕羞不出来。
少女嬉笑着躲入荷花深处,既带有几分调皮,又流露出一丝少女的矜持。“佯羞”二字极富表现力,表面上看是害羞,实则是一种若即若离的情态,暗含着少女的情感波动,使整个画面更显生动自然。

整体赏析:

此诗以简练生动的笔法描绘了一幅江南采莲图,展现了吴越少女的娇憨活泼。诗人巧妙地抓住了少女的心理活动,将她见到客人时的举动描绘得活灵活现。“棹歌回”展现出少女的灵巧,“笑入荷花”描绘了她的娇憨,而“佯羞不出来”更是将少女的心思展露无遗,仿佛可以想象她在荷花丛中偷偷窥视的神态。这种富有情趣的描写,使整首诗既充满生活气息,又洋溢着诗意美。

写作特点:

  1. 白描手法,语言简练:诗人用寥寥数语勾勒出江南女子的娇态,既不雕琢辞藻,也不刻意渲染,清新自然。
  2. 动静结合,画面生动:少女的动作一动一静,前半部分活泼可爱,后半部分带有羞涩的静态,使画面富有层次感。
  3. 情景交融,富有意境:荷花丛、采莲女、行客之间的互动,使这幅画面充满了诗意,也为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启示: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南采莲少女的生动形象,不仅展现了吴越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也传递出一种纯真自然的美感。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和巧妙的情境设置,让人感受到少女的娇憨可爱,同时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这种朴素而生动的描写方式,启发我们在创作和欣赏文学作品时,更加注重细节的刻画,以达到情感与画面的完美融合。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
ting dong da tan hu jia nong jian ji yu fang ji shi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槭。董夫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