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街行 · 秋日怀旧」
范仲淹
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赏析:
这首词抒发了孤寂之夜的相思愁绪,展现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怀念。在古代,人们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来表达内心的情感,而秋天、落叶、银河、明月等意象,往往象征着离别与惆怅。此词通过秋夜景象的描绘,将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虽未直接言“思”,却字字句句皆流露出思念的深沉与无奈。
第一联:“纷纷坠叶飘香砌,夜寂静,寒声碎。”
落叶纷纷飘落,覆盖了满地的石阶,夜色寂静,唯有寒风吹落树叶发出的细碎声响。
这一句以秋天的凋零之景开篇,暗示了孤寂与离别的主题。“寒声碎”不仅描绘了秋夜的静谧,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寒。
第二联:“真珠帘卷玉楼空,天淡银河垂地。”
珍珠帘高高卷起,华丽的玉楼却空荡无人,夜空澄澈,银河仿佛垂落人间。
这一句营造了寂寥的氛围,词人独自面对浩渺星空,空楼无人的景象更衬托出思念的深远。
第三联:“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
每年今日,月光依旧皎洁如练,而相隔千里的思念却年年未变。
这三句直抒胸臆,以时间的流逝映衬思念的恒久不变,既写出了相思之苦,也加深了离别的无奈。
第四联:“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
愁绪已将心肠折磨得支离破碎,想借酒消愁,却未饮先落泪。
此句将思念之苦表现得极为深刻,“酒未到,先成泪”更是点睛之笔,形象地展现了悲痛之情。
第五联:“残灯明灭枕头欹,谙尽孤眠滋味。”
残灯忽明忽暗,照着歪斜的枕头,彻夜难眠的滋味早已熟悉。
灯火摇曳、枕头倾斜,极具画面感,表现了夜不能寐的愁苦状态。
第六联:“都来此事,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
这份相思之情,或凝于眉间,或沉于心底,根本无处可逃。
结尾总结全文,写尽了思念的无奈与无法排遣的痛苦。
整体赏析:
此词以秋夜为背景,层层递进地展现思念之情。上片侧重于景物描写,以坠叶、寒声、明月、银河等意象渲染孤寂的氛围,使思念之情含蓄而悠远;下片则由景入情,直抒胸臆,描绘思念带来的痛苦,最终以“无计相回避”作结,将愁绪推向极致。整首词既有清丽细腻的景物描绘,又有深沉激越的情感表达,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写作特点:
- 以景寓情,层层递进:词中通过秋夜的景象营造出孤寂氛围,思念之情在夜色的映衬下愈加浓烈,景物与情感水乳交融。
- 拟人化手法,使景物更具情感:如“寒声碎”不仅是写秋声,更是写人的凄冷之感;“飞花入户笑床空”则赋予落花以情感,使其成为孤寂的象征。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词句虽短,却描绘出深远的意境,情感深沉而富有感染力,使人感同身受。
- 对比手法,增强哀愁:如明月依旧、人却千里,灯光明灭、孤眠无依,这些对比手法使得思念之情更为浓烈。
启示:
这首词展现了离别与思念的无奈,也道出了人生中许多无法回避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都会经历相似的离愁别绪,深知相思之苦。而正如词中所写,这份情感无论如何都无法回避,唯有学会接受并珍惜当下,才能让思念成为一种深沉而美好的情感,而不是无法排遣的痛苦。
关于诗人: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祖籍邠州,后移居苏州吴县(今属江苏苏州),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