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衷情 · 眉意」欧阳修

su zhong qing · mei yi

「诉衷情 · 眉意」
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
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欧阳修

赏析:

这是欧阳修在北宋中期创作的一首小令,采用女性视角,细腻刻画了一位女子因离愁而郁结的心理状态,具有典型的“代言体”风格。在欧阳修的词作中,虽多有政治理想与人生感怀的宏大主题,但也常见这类描写闺情、写尽男女幽微情思的作品,体现出他艺术表现上的多面性。

上片:“清晨帘幕卷轻霜,呵手试梅妆。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清晨卷起帘幕,寒意袭人如霜,她呵着冻红的双手试着描绘梅花般妆容。只因心中早有离愁,她的眉画得仿佛远山一样幽长。
这一片刻画了清晨独处女子的情景:寒意侵体,勉力描妆,眉如远山,皆因内心藏有离愁。用“远山眉”象征愁绪,是宋词常用的典雅手法。

下片:“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人肠。”
思绪飘向往昔,怜惜青春流逝,转眼便惹来伤感。刚欲歌唱便收敛情绪,方想笑出却又皱起眉头,这些举止,最叫人肝肠寸断。
下片进一步揭示女子内心的情感冲突,既有对过往的回忆,也有对青春的惋惜与现实的忧伤。“拟歌先敛”“欲笑还颦”写出她在情绪波动间难以自持的状态。

整体赏析:

这首《诉衷情·眉意》以极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伤春女子的内心世界。从清晨梳妆写起,以“呵手”“远山眉”这些富有画面感与象征意味的动作描摹心理;中段以“思往事,惜流芳”揭出女子的感伤来源;结尾通过“欲笑还颦”的矛盾神态,将复杂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

全词没有直陈情爱,却字字句句皆是相思离愁。作者巧妙地借女子口吻,含蓄婉转地表达情感,使作品既有感性美,又富有心理层次。正如《红楼梦》中所言:“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这首词虽然短小,却如轻霜寒意般沁入人心,令人难忘。

写作特点:

  1. 代言体手法:全词以女子视角写情,不露词人身份,展现欧阳修词中常见的“假我抒情”技巧。
  2. 心理描写细腻:从动作、语气到神态,无不展现出主人公情绪的细微转变。
  3. 用典雅致,意象丰富:“远山”“梅妆”“呵手”等意象细致传神,层层递进。
  4. 句式紧凑,节奏明快:尤其下片句式短促如泣如诉,呼应主题,增强感情力度。

启示:

这首词启发我们:真正动人的情感描写,不在于慷慨激昂的语言,而在于对人性、心理的细微把握。欧阳修通过代言体,展现了女性在情感中的复杂心理与情绪波动,也让我们看到宋代词人审美情趣的转向——不再仅为写景抒志,而是深入日常与人心。在今天,面对情感与生活,我们亦可学会用更温柔细腻的方式理解他人、体会自己。

关于诗人:

Ouyang Xiu

欧阳修(1007 - 1072),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坛领袖。天圣八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谥"文忠"。主修《新唐书》《新五代史》,倡导诗文革新,反对西昆体浮艳文风。其散文《醉翁亭记》《秋声赋》开创宋代文风;诗歌平实流畅,《戏答元珍》"春风疑不到天涯"写谪居心境;词作婉丽深致,《踏莎行》"平芜尽处是春山"成离愁经典。提携苏轼、曾巩等大家,奠定北宋文学盛世,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朱熹评其文"外若优游,中实刚劲",堪称北宋文学转型的关键人物。

Total
0
Shares
Prev
「生查子 · 元夕」欧阳修
sheng zha zi · yuan xi

「生查子 · 元夕」欧阳修

「生查子 · 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 赏析:

Next
「泊船瓜洲」王安石
bo chuan gua zhou

「泊船瓜洲」王安石

「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