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 其四」卢纶

sai xia qu iv

「塞下曲 · 其四」
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卢纶

赏析:

这首诗是组诗的第四首,描绘的是将军征战胜利、凯旋归营后,在边地野外设宴庆功的场景。诗中欢腾热烈的气氛,与前三首中的送别、征战、夜猎等紧张或哀感情绪形成鲜明对比,显示了战争结束、英雄归来的荣耀与豪情,体现出古代将士的英勇、豪迈,也表现出边疆民族的和睦与共庆。

第一联:“野幕蔽琼筵,羌戎贺劳旋。”
在边地野外的营幕下铺设盛大的宴席,羌戎各族也前来祝贺将军凯旋归来。
这一联写凯旋设宴之景,重点在“野幕”与“羌戎”。“野幕”点出这不是都城盛宴,而是在军中设下的草地筵席。“羌戎”是边疆少数民族,这里特意点出他们前来贺劳,含蓄写出将军不仅凭武力平定战事,更以德行感化人心,使四方宾服。这一细节使得胜利场面更显深远意义。

第二联:“醉和金甲舞,雷鼓动山川。”
将士醉意正浓,身披金甲也起舞助兴,雷鸣般的鼓声震动了周围的山川。
这一联写将士们在胜利的喜悦中尽情欢乐。“金甲舞”本非日常之姿,却因醉兴大发而尽情起舞,表现出胜利后的豪情奔放。而“雷鼓动山川”将气氛推向高潮,鼓声如雷,震撼天地,象征着军威浩荡,也写出庆功场面的壮观与豪迈。

整体赏析:

全诗仅四句,却情景交融,层次分明。由“野幕”之设宴,到“羌戎”之祝贺,再到“醉舞”之欢腾,最后“雷鼓”之震山,循序渐进地展现出将军凯旋后的热烈气氛。其间巧妙地融合了异族来贺这一政治意味,使庆功不仅限于军中一隅,而具多民族共庆之象。诗人通过极具画面感的语言,把这份喜悦写得酣畅淋漓,令人读来仿佛置身其境。

写作特点:

  • 以简驭繁,四句展全景:诗句简洁,却囊括设宴、受贺、起舞、鸣鼓诸多细节。
  • 民族融合,寓意深远:写“羌戎贺劳”既是胜利的体现,更是民族和谐的象征。
  • 动静结合,气势磅礴:由静态的筵席写到动态的舞与鼓,节奏明快,情感高涨。
  • 语言凝炼,气韵生动:用语如“金甲舞”、“雷鼓动山川”,极具视觉与听觉冲击力,增强诗的表现力。

启示:

这首诗以欢乐的气氛歌颂了将军的胜利与威德,描绘了边地将士胜利归来时的荣耀时刻,也展现了民族间的和睦共处。它启示我们,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征服,更在于感召与团结。诗中简练的语言与蓬勃的情感结合,使我们明白,英雄的荣耀不止是战场上的锋芒,更是胜利归来时能带来和平与欢愉的力量。

关于诗人:

卢纶(约748 - 约798),字允言,河中蒲(今山西永济)人,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曾在河中任元帅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诗较为雄放,多送别酬答之作,也有反映军士生活的作品。《全唐诗》录存其诗五卷。

Total
0
Shares
Prev
「塞下曲 · 其三」卢纶
sai xia qu ⅲ

「塞下曲 · 其三」卢纶

「塞下曲 · 其三」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 赏析:

Next
「秦中感寄远上人」孟浩然
qin zhong gan ji yuan shang ren

「秦中感寄远上人」孟浩然

「秦中感寄远上人」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孟浩然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