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二首 · 其一」
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赏析:
公元757年,正值“安史之乱”时期,杜甫逃出沦陷的长安投奔肃宗李亨,受职左拾遗。后因上疏营救房琯的罢相,触怒了肃宗。那年秋天,诗人从鄜州返回刚收复的长安,虽官职未变,但有名无实,受到冷落。 《曲江》(二首)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它是杜甫最后留居长安时的作品之一,第一首写诗人在曲江畔观落花、叹春逝、抒悲情。
诗的前两联写江边落花景,引出诗人惜春伤春之情。“一片花飞减却春”,诗人眼看一片花瓣飞下枝头,已感到春色减损。这一片飞花带来了春将尽的消息,更深藏着诗人的愁苦之情。“风飘万点”极写飞花铺天盖地之势,颇为壮观。对一般人而言,是难觅的好景致,但此处缀以“正愁人”,便将托物言志之意表达殆尽。一瓣落花已使人满怀愁绪,而面对这 “风飘万点” 的景象,诗人只能是既无可奈何又愁上加愁。
“且看欲尽花经眼”,这一句从时间、空间描写枝头残花在诗人眼前飘飘落下之景,但“欲尽”之词, 便使落花之势不再局限于诗人眼前的小景,而是扩展到整个曲江,乃至暮春之时所有的现象。
一、二两联从一花瓣写起到风飘万点再到经眼花欲尽,层层写花,由点到面,步步放开,却丝毫未使人有繁缛的感觉,原因是诗人不仅体物,而且缘情。诗中以落花春逝的变化过程推动完成了诗人“减却春”——“正愁人”——“伤多酒入唇”的情绪变化。情随景出,诗人达到了悲不自制的地步,只有借酒浇愁。“莫厌伤多酒入唇”啊,这是诗人寻求暂时解脱的办法。
诗的后两联另起一层意思,着重抒发胸中愤懑之情。
第三联。翡翠,鸟名。苑指芙蓉园,即曲江,为唐代游览胜 地。高冢,有地位人的高大的坟墓;麒麟,指立于墓两侧,以石凿成的传说中的动物。诗人伤感春逝,再也不忍看那残花败叶,遂将眼光移向江边的小堂和芙蓉园边的高冢。这里曾经是帝妃游览的胜地,繁华而热闹,可经过“安史之乱”后, 这里已是满目荒凉,昔日达官贵人们喧闹欢乐的小堂今天已成了翡翠鸟筑巢之所,昔日雄踞在高大陵墓前的麒麟已 经东倒西歪,无人过问。这是何等的虚空寥落。今昔对比,诗人真是感慨万千。
此处写景比前两联更含蓄、深沉,且意味深长,诗人似看透了人世沧桑、生死荣枯之理,联系自己多年报国无门,入仕之后仍怀才不遇的经历,此时真是心如死灰,于是遂有最后一联: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物理”即事物生灭的规律。诗人以为人生如烟似梦,转瞬即逝,与其让那些空名虚利束缚自己,还不如及时行乐得好。
在他写此诗两个多月后,即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关于诗人: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籍襄阳,后来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因而他的诗歌总是紧密结合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在诗艺上他兼备众体,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