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 山抹微云」秦观

man ting fang · shan mo wei yun

「满庭芳 · 山抹微云」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秦观

赏析:

这首词是北宋词人秦观(少游)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词中以一次与越地歌伎的离别为主线,融入了个人情感与政治失意的双重体验。表面是男女之情的哀婉离别,实则折射出词人对仕途多舛、前尘如梦的人生感喟。

第一段:“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暂停征棹,聊共引离尊。多少蓬莱旧事,空回首、烟霭纷纷。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
山色掩映着微云,远天尽头只剩衰草铺地;城门楼角,画角之音已断断续续。离船暂歇,与伊人共斟一杯饯别酒。昔日美梦如蓬莱仙境,如今空自回首,只余烟霭缭绕。落日之下,乌鸦成群飞翔,清流环绕着一座孤零小村。
这一段以极具画面感的景物描写为引子,营造出苍茫萧瑟的氛围。“山抹微云”四字尤为人称道,既有画笔的轻抹之意,又透出时光深远的惆怅。衰草连天,画角声断,渲染出黄昏时分离别的冷落景象。回首旧梦如烟,如今皆成幻影,极具历史与人生的双重苍凉。“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一句尤堪称绝唱,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遥相呼应,以典型意象表达离愁别绪与羁旅孤苦,达到情景交融、含蓄深沉之极致。

第二段:“销魂当此际,香囊暗解,罗带轻分。谩赢得、青楼薄幸名存。此去何时见也?襟袖上、空惹啼痕。伤情处,高城望断,灯火已黄昏。”
此情此景令人心神俱碎,伊人悄然解开香囊,轻轻解下罗带,一切都在无言中分离。最终不过是落得个“青楼薄幸”的虚名。此番离别,不知何日再见?衣袖上只留下斑斑泪痕。最令人伤感的时刻,已望不见高城,天边灯火闪烁,黄昏彻底降临。
这段情绪愈加哀婉缠绵。起句“销魂当此际”,一语双关,既指恋情别离的黯然,也暗喻仕途失意的绝望。香囊与罗带的悄然解分,不写哭别、拉扯,却更见深情。作者自喻“青楼薄幸”,借杜牧“十年一觉扬州梦”之典,表现内心愧疚与无奈。最后“高城望断”一句,轻轻收束全篇,望断天涯,情断归途,而灯火黄昏则是意象与情感的终极交融,余韵悠长。

整体赏析:

这首词上阕以浓厚的画意起笔,极目远山远水,以寒鸦、流水、孤村等凄凉景物刻画出离别场景的寂寥;下阕则转为写人,着墨于“情”之深厚与“别”之难舍,细腻柔婉,情感奔涌却含蓄蕴藉。整词笔调低婉,词句工整,含蓄蕴藉而情深意远,达到了意境与技巧的高度统一。既有婉约词派的柔情似水,又不失深刻人生感悟。

写作特点:

  1. 以画入词,景中藏情:“山抹微云”、“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等皆为图画般的描写,使整首词呈现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美。
  2. 用典自然,情理相生:“青楼薄幸”化用杜牧典故,既写情感,又隐喻身世,古典意蕴与现实心境交融。
  3. 情景交融,虚实相间:烟霭、夕阳、寒鸦实景与回忆的虚景交错,词人不着一字写“痛”,却痛在字外,达到“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4. 层次分明,结构严谨:从云山草色,到城门送别,再到情人诀别,再转至孤城回望,画面推进自然,情绪逐步升华。

启示:

这首词以离别为线索,折射出情感的深沉与人生的无奈。它启示我们:人生如梦,情感易逝,而身世之感往往借情而抒,借景而现。在生活中,我们或许都会面临分别与失落,但若能如秦观这般,将人生哀乐化为诗意与艺术,也许能更坦然地与情绪共处,让哀伤亦有美的回响。

关于诗人:

Qin Guan

秦观(1049 - 1100),字少游,一字太虚,扬州高邮(今江苏高邮)人,别号邗沟居士、淮海居士。秦观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对秦观的才华极为赏识,称赞他有屈原和宋玉一般的才华。

Total
0
Shares
Prev
「题阳关图二首 · 其二」黄庭坚
ti yang guan tu er shou ii

「题阳关图二首 · 其二」黄庭坚

「题阳关图二首 · 其二」人事好乖当语离,龙眠貌出断肠诗。渭城柳色关何事?自是离人作许悲。 黄庭坚 赏析:

Next
李清照
Li Qing-zhao

李清照

李清照(1084 - 1156)​,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