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枝词」刘禹锡

liu zhi ci liu yu xi

「柳枝词」
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作者通过追忆往昔与美人别离的一幕,抒发了自己二十年未曾音讯的深沉哀愁。诗人借助自然景物与旧地重游的感触,以一座桥、一段水、一株柳,引出内心那份经年未泯的感情回忆,体现出唐人诗中典型的怀旧与多情气质。

第一联:“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清江蜿蜒曲折,岸边垂柳千丝万缕,那是二十年前我曾来过的一座老旧板桥。
这一联描写眼前景象:水清流曲,柳条婆娑,桥仍依旧。而“旧板桥”不仅是物理的所在,更是记忆的载体。柳,是古诗中频繁与送别联结的意象,而今这“旧”桥、“旧”地,皆激起了诗人心中尘封已久的情思与回忆。

第二联:“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那年我在桥上与佳人告别,遗憾的是直到今天也没有她的音讯。
短短两句,道尽二十年音信杳无的相思与怅惘。诗人用极其简洁的笔触,写出了一个充满情感的瞬间:桥上的送别、一别二十年。虽无详述过往情节,但情感的浓度却透过“恨”与“今朝”自然流露。“美人”既指具体人物,也可象征诗人心中的美好过往。

整体赏析:

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时光交错,将读者带入诗人深埋心底的记忆深处。从“清江”“柳条”到“旧板桥”,自然环境未变,而“桥上别”的那人早已杳无音讯,令人感受到强烈的今昔对比与岁月的无情。语言看似平易,实则含蓄深婉,层层递进,余韵悠长。

写作特点:

这首诗构思精巧,意境深远。作者以静态的景物作承载,表达动态的情感流转。写景简洁传神,叙事含蓄动人。尤其“二十年前”与“到今朝”的时间并置,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心中那份执念与等待的沉重。全诗虽短,却张力十足,情景交融,余音绕梁。

启示:

这首诗启发我们珍惜当下人事,因岁月不会为任何情感停留。“旧地重游”常常唤醒被尘封的记忆,也让我们意识到:曾经的深情可能再也没有回音,但它依然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记忆中。情感的真挚,不在于结果,而在于那份不曾改变的牵挂。

关于诗人:

liu yu xi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Total
0
Shares
Prev
「江上」杜甫
jiang shang · du fu

「江上」杜甫

「江上」江上日多雨,萧萧荆楚秋。高风下木叶,永夜揽貂裘。勋业频看镜,行藏独倚楼。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 杜甫 赏析:

Next
「金陵五题 · 石头城」刘禹锡
jin ling wu ti shi tou cheng

「金陵五题 · 石头城」刘禹锡

「金陵五题 ·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