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劳亭」
李白
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赏析:
这首诗作于早春时节,是一首伤别之作,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诗人通过送客亭这一意象,寄托离别的感伤,并以春风和柳条的变化进一步渲染惜别之情,使整首诗情感深远,意境独特。
第一联:“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天下最令人伤心的地方,莫过于这送别的劳劳亭。
诗人开篇即以高度概括的手法点明题旨,但他并未直接写离别之苦,而是巧妙地将情感寄托于送别之亭,使表达更具层次感。通过“劳劳”二字,生动展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也暗示了送别的频繁和无奈,使离情更显深沉。
第二联:“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春风似乎也懂得离别的痛苦,所以迟迟不让柳条泛青。
前两句将诗意推向高潮,似乎已经无话可说,但诗人巧妙转笔,将离愁寄托于自然景物,以春风未催柳绿的细节展现惜别之意。这种拟人化的写法,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赋予春风以情感,使得离别的伤感更显委婉含蓄。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送客亭为中心意象,通过巧妙的构思和精炼的语言表达离别的愁绪。诗人不直接写离别的痛苦,而是借助送别之亭这一具体场所,使得情感表达更加深沉有力。同时,他又巧妙地引入春风和柳条的变化,使全诗在写景中蕴含情感,在婉转含蓄中传递深远的离愁别绪。
写作特点:
- 构思新颖,立意高远:诗人不直接写离别之苦,而是写“天下伤心处”,通过环境映衬离情,使表达更富层次。
- 巧用拟人,情景交融:以春风未催柳青暗示离别的痛苦,使自然景物充满感情,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语言清新,含蓄蕴藉:全诗风格明快自然,不事雕琢,却意境深远,展现了隽永的艺术魅力。
启示:
这首诗以精炼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同时也告诉我们,人生中的许多情感并非一定要直白诉说,而是可以通过景物的烘托和含蓄的表达,使其更具韵味。离别虽难,但正是这份不舍,让人更珍惜相聚的时光。
关于诗人: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