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李之仪

bu suan zi · wo zhu chang jiang tou

「卜算子 · 我住长江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

赏析:

这是一首爱情词,上半段写相离之远与相思之切,用江水写出双方的空间阻隔和情思联系,朴实中见深刻;下半段写女子对爱情的执着追求与热切的期望,用江水之悠悠不断,喻相思之绵绵不已,最后以己之钟情期望对方的真挚恋情,倾口而出,情真意切。

上半段:我住在长江源头,君住在长江之尾。天天想念你总是见不到你,却共同饮着长江之水。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开头两句,“我”“君”对起,而一住江头,一住江尾,见双方空间距离之悬隔,也暗寓相思之情的悠长。重叠复沓的句式,加强了咏叹的情味,仿佛可以感触到主人公深情的思念与叹息,在阁中翘首思念的女子形象于此江山万里的悠广背景下凸现出来。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两句,从前两句直接引出。江头江尾的万里遥隔,引出了“日日思君不见君”这一全词的主干;而同住长江之滨,则引出了“共饮长江水”。如果各自孤立起来看,每一句都不见出色,但联起来吟味,便觉笔墨之外别具一段深情妙理。这就是两句之间含而未宣、任人体味的那层转折。字面意思浅直:日日思君而不得见,却又共饮一江之水。深味之下,似可知尽管思而不见,毕竟还能共饮长江之水。这“共饮”又似乎多少能稍慰相思离隔之恨。词人只淡淡道出“不见”与“共饮”的事实,隐去它们之间的转折关系的内涵,任人揣度吟味,反使词情分外深婉含蕴。

下半段:悠悠不尽的江水什么时候枯竭,别离的苦恨,什么时候消止。只愿你的心,如我的心相守不移,就不会辜负了我一番痴恋情意。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换头仍紧扣长江水,承上“思君不见”进一步抒写别恨。长江之水,悠悠东流,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休止,自己的相思离别之恨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停歇。用“几时休”“何时已”这样的口吻,一方面表明主观上祈望恨之能已,另一方面又暗透客观上恨之无已。江水永无不流之日,自己的相思隔离之恨也永无销歇之时。此词以祈望恨之能已反透恨之不能已,变民歌、民间词之直率热烈为深挚婉曲,变重言错举为简约含蓄。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恨之无已,正缘爱之深挚。“我心”既是江水不竭,相思无已,自然也就希望“君心似我心”,我定不负我相思之意。江头江尾的阻隔纵然不能飞越,而两相挚爱的心灵却相通。这样一来,单方面的相思便变为双方的期许,无已的别恨便化为永恒的相爱与期待。这样,阻隔的双方心灵上便得到了永久的滋润与慰藉。从“此恨何时已”翻出“定不负相思意”,江头江尾的遥隔这里反而成为感情升华的条件了。这首词的结拍写出了隔绝中的永恒之爱,给人以江水长流情长的感受。

全词以长江水为抒情线索,语言明白如话,句式复叠回环,感情深沉真挚,深得民歌之神情风味,又颇具文人词的新巧构思,体现出灵秀隽永、玲珑晶莹的风神。

关于诗人:

李之仪(1048 - 1117)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北宋词人,沧州无棣(庆云县)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Total
0
Shares
Prev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bu suan zi · song bao hao ran zhi zhe dong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卜算子 · 送鲍浩然之浙东」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王观 赏析:

Next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 其二」黄庭坚
yu zhong deng yue yang lou wang jun shan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 其二」黄庭坚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 其二」满川风雨独凭栏,绾结湘娥十二鬟。可惜不当湖水面,银山堆里看青山。 黄庭坚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