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河怀古 · 其二」皮日休

bian he huai gu ii

「汴河怀古 · 其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赏析:

皮日休《汴河怀古·其二》是诗人对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一事的翻案式议论之作。隋炀帝虽因劳民伤财而身败国亡,但大运河却惠泽千秋。诗人站在历史长河的视角,重新评估这段功过相杂的往事,展现出深邃的历史意识与独立的思辨精神。

第一联:“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世人皆言隋朝因修建大运河而灭亡,但如今千里江河仍受益于它的畅通水波。
前句援引世俗之论,后句则巧妙翻案,突出大运河造福后世的意义,“赖”字用得尤为传神,表现出诗人冷静客观的思考与历史的辩证眼光。

第二联:“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倘若没有那些奢靡的水殿与龙舟,隋炀帝的功绩或许不逊于大禹。
诗人借设问的形式将隋炀帝与大禹并提,表面似赞,实则反讽,通过奢侈与治水的对比,深化对隋炀帝失德误国的批评,形成鲜明的艺术张力。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翻案议史的巧思和寓褒于贬的曲笔表达。诗人巧用设问与假设,通过对比手法,一方面肯定大运河造福千秋的现实价值,一方面又不掩饰隋炀帝因穷奢极欲而断送国运的历史事实,达到议论与抒情、批判与反思的统一。语言简练而寓意深远,讽刺锋芒含而不露,体现了晚唐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独立的价值判断。

整体赏析:

皮日休通过独特的翻案手法,重新审视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历史意义。诗人既肯定大运河对后世的巨大贡献,又不忘批判隋炀帝因奢华与暴政导致的灭国命运。诗中“若无水殿龙舟事”成为关键点,既是对隋炀帝的讽刺,也是对历史功过的理性剖析。诗句间隐含着对权力者的警示:治国若不以民为本,纵有一时功绩,也终将被历史唾弃。这种翻案与曲笔相结合的手法,使全诗在议论性与艺术性之间达到巧妙平衡,成为晚唐咏史诗的佳作。

启示:

这首诗从隋炀帝修建大运河的功过出发,揭示了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大运河虽惠及后世,但隋炀帝的暴政和奢靡最终导致亡国的悲剧。诗人通过对比和假设提醒后人:政者若因私欲而滥用民力,终将付出惨痛代价。历史功绩需要民心相辅,执政者须时刻以民生为重,方能真正造福天下,垂名青史。

关于诗人:

皮日休(约834 - 883),字孟阳,号襄阳,唐代中期著名诗人,婺州(今浙江省金华市)人。皮日休出身于书香门第,年轻时即显示出卓越的文学才华。他在科举中取得了进士的资格,步入了仕途,尽管仕途并不顺利,但皮日休始终坚持自己的文学创作,广泛交游并结识了不少当时的文人,成为文学圈内的重要人物。

Total
0
Shares
Prev
「馆娃宫怀古五绝 · 其一」皮日休
guan wa gong huai gu wu jue i

「馆娃宫怀古五绝 · 其一」皮日休

「馆娃宫怀古五绝 · 其一」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皮日休 赏析:

Next
「出塞作」王维
chu sai zuo wang wei

「出塞作」王维

「出塞作」居延城外猎天骄,白草连天野火烧。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护羌校尉朝乘障,破虏将军夜渡辽。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 王维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