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 · 画鼓声中昏又晓」晏殊

yu jia ao · hua gu sheng zhong hun you xiao

「渔家傲 · 画鼓声中昏又晓」
画鼓声中昏又晓。
时光只解催人老。
求得浅欢风日好。
齐揭调。
神仙一曲渔家傲。

绿水悠悠天杳杳。
浮生岂得长年少。
莫惜醉来开口笑。
须信道。
人间万事何时了。

晏殊

赏析:

这首词作于宋代,题为《渔家傲》,意在借民间曲调表达词人的人生感慨。词中以轻快的节奏与略带忧思的语调,抒发了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无奈与对人生及时行乐的豁达。此作可能是在作者闲居或饮宴之际所作,以一幅闲适欢乐的图景,包裹对岁月如梭、人生易老的深沉思索,体现宋词中常见的“寓慨于乐”的艺术风格。

第一段:“画鼓声中昏又晓。时光只解催人老。求得浅欢风日好。齐揭调。神仙一曲渔家傲。”
在画鼓声中度过了黄昏与清晨,时光只知道催促人衰老。只求得一点点浅浅的欢愉,趁风日晴好,共同唱起曲子。仿佛在这人世间,能有一曲《渔家傲》般的快意神仙乐。
这一段由“画鼓声”起笔,写欢乐时光中的不觉昼夜,感叹时光不待人,并以“浅欢”、“风日好”点出词人对人生的态度——虽不能常乐,但当珍惜眼前小欢喜。

第二段:“绿水悠悠天杳杳。浮生岂得长年少。莫惜醉来开口笑。须信道。人间万事何时了。”
绿水悠悠、天空渺远,人世如梦浮沉,人生哪能永远年轻?不妨痛快地喝醉开怀大笑吧!你要相信,这人世间的纷纷扰扰,何时才会有尽头?
下片由写景转向哲理,借“绿水”“天杳”映出浮生如寄、天命难违。面对不能久驻的年少时光,词人劝人莫惜一醉开怀,寄托其超脱世事、洒脱豁达的胸襟。

整体赏析:

《渔家傲·画鼓声中昏又晓》以欢快曲调包裹感慨人生的主旨,显现出“行乐及时”的人生哲学。上片借“画鼓声”起兴,描述由昏入晓,流转之间,感受岁月如风,随之道出“时光只解催人老”的现实感叹。然而词人并不沉溺哀怨,而是主张珍惜“风日好”,求得浅欢,唱一曲“渔家傲”以自娱自宽。下片进一步扩展感情层次,以“绿水悠悠”“天杳杳”写人生渺茫,紧接着以“浮生”“醉来笑”等字眼,表现出及时行乐、从容对世的态度。词人以一种看似轻松却饱含人生体悟的笔调,道出世事难了、人心难宁,最终指向一种明智豁达的人生态度。

写作特点:

词作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借助通俗生动的景象和乐曲意象,将人生哲思化入浅酌低唱之中。上片以动景营造欢乐氛围,下片以静景烘托感伤情绪,两相对照,层次分明。语言清浅不浮,意境高远,含蓄地揭示出“浮生若梦”的主题。结句“人间万事何时了”一句尤为点睛,把词意从个人延展至普世,从一时欢愉提升到对人世纷扰的哲学反思。

启示:

此词给人最深的启示在于:时光匆匆,不容人留恋徘徊,既然浮生短暂、年少易逝,何不在清风明日之际,浅酌畅饮,笑对人生?人间万事纷扰无尽,倒不如在有限光阴中,取一分轻乐,自遣自安。这种豁达中见清醒、沉思中显洒脱的态度,正是词人给予后人的智慧回响。

关于诗人:

Yan Shu

晏殊(991 - 1055),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婉约词派开山宗师。十四岁以神童入仕,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雍容典雅,于富贵气象中暗蕴人生哲思,《珠玉词》存作140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将无常之感融入自然意象;《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更被王国维列为人生三境之一。诗亦工丽,《寓意》“梨花院落溶溶月”展露 闲雅情致。提拔范仲淹、欧阳修等,开创北宋 “江西词派” 先声,王灼评其“ 温润秀洁,五代之气尽矣 ”,奠定宋词雅化基础。

Total
0
Shares
Prev
「木兰花 · 燕鸿过后莺归去」晏殊
mu lan hua · yan hong guo hou ying gui qu

「木兰花 · 燕鸿过后莺归去」晏殊

「木兰花 · 燕鸿过后莺归去」燕鸿过后莺归去,细算浮生千万绪。长于春梦几多时?散似秋云无觅处。闻琴解佩神仙侣,挽断罗衣留不住。劝君莫作独醒人,烂醉花间应有数。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