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 斗酒彘肩」刘过

qin yuan chun · dou jiu zhi jian

「沁园春 · 斗酒彘肩」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
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
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
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
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
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
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刘过

赏析:

这首词写于南宋时期,当时刘过极为推崇辛弃疾,有多篇作品表达对稼轩的敬意与神往。词中“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便可看作一种内心倾向的真实流露。但这首词并非写实赴约,而是一场文学性极强的想象游戏。刘过虚拟了一次原本要风雨渡江、拜访辛弃疾的旅程,却因与古代三位诗人(白居易、林逋、苏轼)神交畅谈西湖之美而“留连不去”。通过他们对西湖不同审美意境的表达,展现出诗词文化在时间长河中的传承与交汇,也体现出词人对自然、历史、文化的共鸣和认同。

上阕:“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一斗好酒,一块猪肩肉,在风雨中渡江去见友人,多么痛快!但正当我准备出发时,却被香山居士(白居易)、林和靖(林逋)和坡仙老(苏东坡)这些古人“拉”了回来。苏轼说:西湖就像西施,不论是浓妆艳抹还是清淡素颜,照在湖面如镜,都美得不可方物。可白居易和林逋对这比喻不感兴趣,只顾着举杯畅饮,根本不搭理苏轼的观点。

上阕写词人原本满怀豪情、想冒雨渡江去拜访辛弃疾,但突发奇想,将古代三位吟咏西湖的大文豪“虚拟”成眼前人,拉住了他不让离去。这是一种拟人的艺术构思,把文学对话变成现实场景,极具想象力。“斗酒彘肩”以项羽赐樊哙之宴起兴,显豪迈气象;“驾勒吾回”写出无奈被召回的滑稽感。“浓抹淡妆”句化用苏轼名句,而“掉头不顾,只管衔杯”则极富喜剧色彩,也透露出文人之间各自执趣、审美分歧的风趣场面。

下阕:“白云天竺去来,图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白居易反驳说:你看那天竺山间白云往来,远处楼台隐现,如在画中,我最爱那东西两涧,水流纵横交错,山色青翠。南北两峰耸立,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林逋却说:不如去孤山看早开的梅花,那里才是香气暗浮、意趣高雅之地。既然天气未晴,不如再等等吧,拜访稼轩(辛弃疾)尚未太晚,眼下还是在西湖徘徊片刻更好。

下阕延续上片虚构对白之趣,进一步展开三位文人“争论”西湖之美。白居易钟爱灵隐天竺一带,词中“东西双涧、南北两峰”皆化用白诗,写出画境般的自然山水;林逋则以“暗香浮动”反驳,推崇孤山梅花的幽致清芬。词人并未裁决谁对谁错,而是借“徘徊”一词表达自己被诗意之湖深深吸引的神态。“须晴去”既可解作等待风雨放晴再动身,也可理解为等内心清明,才能迈步而去,层次更为丰富。

整体赏析:

这首词以豪放之笔书写婉约之地,奇构中见雅趣,诙谐中寓深情。表面上是写一次未能成行的赴友之约,实际上却是一次穿越时空的文人对话。刘过通过虚拟“被三公挽留”,将苏轼的妍美、白居易的山水、林逋的梅影融入对西湖的立体书写,使这片熟悉的江南水土获得文化精神的复调表达。

词人在激情与沉静之间游走,将风雨渡江的痛快与诗意徘徊的婉约并置,构思极为巧妙。结尾一句“访稼轩未晚”,既点明主旨,也留下伏笔,似有一种“虽未行,心已往”的深远寄托。这种以拟想代入实景、以文人对话构建美学张力的方式,在宋词中极为罕见,充分体现了刘过融合豪放与婉约的独特风格。

写作特点:

  • 构思奇特,虚实结合
    通过幻想与古人神交对话,把游历之念巧妙转化为诗意徘徊,虚实交融,增强了词的艺术张力。
  • 典故灵活,化用自如
    从“斗酒彘肩”到“暗香浮动”,多处引用历史与诗文典故,但均与语境自然融合,毫不生硬。
  • 文人化审美视角鲜明
    借苏、白、林三人对西湖的不同理解,展现了多种文化意象与艺术趣味,使自然景致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 情绪流转,张弛有度
    起句豪情万丈,中段嬉笑调侃,末尾沉静回收,节奏起伏之间,情感转化自然流畅。

启示:

真正的文学想象,不拘泥于时间与空间,也不限于现实与虚构之间。词人用对话体构建一场跨越朝代的精神聚会,在嬉笑怒骂中展示西湖之美,亦映照心灵选择的踟蹰与沉思。同时这首词也提醒我们,在追求远方的热情背后,或许也有值得我们驻足的风景。人生之旅,不必一味向前,懂得“徘徊”与“须晴去”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成熟。尤其在快节奏的当下世界,这种以“风雨之行”对比“诗意留连”的词作,正能唤起我们对美与节奏的重新体察,对内心选择的深度觉察。

关于诗人:

Liu Guo

刘过(1154 - 1206),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人,南宋豪放派词人。终身布衣,漫游江湖,与陆游、辛弃疾交游。其词慷慨激昂,《龙洲词》存词80余首,《沁园春·寄辛稼轩》"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展豪侠气概;《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寒沙带浅流"则于悲凉中见雄浑。诗亦遒劲,《登多景楼》"壮观东南二百州,景于多处最多愁"抒忧国之思。词风近辛弃疾而更显狂放,毛晋称"改之词跌宕淋漓,有蛟龙腾跃之势",为辛派词人中坚力量。

Total
0
Shares
Prev
「四字令 · 情深意真」刘过
si zi ling · qing shen yi zhen

「四字令 · 情深意真」刘过

「四字令 · 情深意真」情深意真。眉长鬓青。小楼明月调筝。写春风数声。 思君忆君。魂牵梦萦。翠销香暖云屏。更那堪酒醒。 刘过 赏析:

Next
「柳梢青 · 送卢梅坡」刘过
liu shao qing · song lu mei po

「柳梢青 · 送卢梅坡」刘过

「柳梢青 · 送卢梅坡」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刘过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