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李颀

ting dong da tan hu jia nong jian ji yu fang ji shi

「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槭。
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李颀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乐师董大演奏《胡笳十八拍》的高超技艺与震撼人心的音乐效果,同时表达了诗人与房给事之间的知音之情。蔡琰(蔡文姬)曾作《胡笳十八拍》,以音乐寄托思乡之情,而董大作为乐师,以精湛技艺再现了这首悲壮的乐曲。诗人借此刻画音乐之美,表达对董大的赞赏,并以此映射房给事的高雅情趣。

第一联:“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蔡文姬当年创作了《胡笳十八拍》,每弹奏一次便是完整的十八段旋律。
开篇点明《胡笳十八拍》的渊源,奠定全诗的音乐主题。

第二联:“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胡人听后不禁泪洒边塞,汉朝使者面对归来的旅人也不禁伤感。
通过听者的反应表现乐曲的感染力,营造悲凉氛围。

第三联:“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
古老的边塞沧桑萧瑟,烽火闪烁,荒原沉沉,皑皑白雪纷飞。
边塞景象与《胡笳》曲调契合,增添凄凉之感。

第四联:“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槭。”
乐曲先奏商调,再转入角调、羽调,四野秋叶被激起震颤。
描绘演奏技法,展现乐师的精湛技艺。

第五联:“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
董先生的琴艺如同通晓神明,就连深山中的妖精也会偷偷聆听。
夸张手法强调董大的非凡技艺。

第六联:“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
无论节奏快慢都能随意驾驭,旋律往复回旋,仿佛寄托着深情。
细腻地描绘董大娴熟的演奏技法。

第七联:“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
空山中百鸟因琴声惊飞又复归,万里浮云随着旋律变幻明暗。
以自然景象比喻乐曲的动感与变化。

第八联:“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
琴声像失群小雁在夜里哀鸣,也似胡地孩童思念母亲的哭诉。
进一步展现乐曲的悲怆情感。

第九联:“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
江河因琴声平静,鸟儿也因之停止鸣叫。
以拟人化手法展现琴音的摄人心魄。

第十联:“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
乌孙部落故乡遥远,西域风沙中弥漫着思乡的哀愁。
以边地意象深化音乐主题。

第十一联:“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琴音忽然变调,如清幽音韵洒落,长风吹过树林,雨点打落屋瓦。
描写旋律转换,音色从低沉转向明朗。

第十二联:“进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
泉水潺潺流向高处,林间野鹿低鸣穿堂而过。
以自然景象衬托音乐的灵动之美。

第十三联:“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
长安城紧邻东掖门,凤凰池正对着青琐宫门。
转向房给事的居所,暗示其身处权贵之地。

第十四联:“高才脱略名与利,日夕望君抱琴至。”
高才之士淡泊名利,日日盼望知音抱琴而来。
以房给事对琴音的欣赏,表现知音难觅的情怀。

整体赏析:

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将音乐的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前半部分描写《胡笳十八拍》的悲壮与感人,后半部分则刻画了董大的高超技艺。诗人巧妙地运用各种自然意象,使听觉艺术转化为视觉和触觉上的感受,增强了音乐的感染力。同时,诗中不仅赞美董大的琴艺,更隐含了对房给事的赞誉,并借此表达自己对知音的渴望。

写作特点:

  1. 以景喻音,声画交融:全诗通过描绘边塞风光、四季变换等自然景象,将抽象的音乐转化为具象画面,使读者“眼见其音,耳闻其景”。
  2. 对比手法,层层递进:从蔡文姬到董大,从边塞荒凉到宫廷幽雅,从哀怨悲凉到清新明朗,乐曲的层次感得到了充分展现。
  3. 寓情于物,抒发知音之叹:诗人既赞扬董大的琴艺,也通过房给事的形象寄托自己对知音难觅的感慨。

启示: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绘音乐的佳作,更是一曲知音难求的慨叹。董大精湛的技艺让诗人感叹世人只知其声,却难解其中深意。而房给事的高雅脱俗则与诗人惺惺相惜,展现了真正的知音之情。这首诗告诉我们,真正的艺术需要深刻的理解者,而人与人之间的共鸣,才是艺术最高的境界。

关于诗人:

Li Qi

李颀(约690年 - 753年),唐代著名诗人,祖籍赵郡(今河北赵县)。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登进士第,后任新乡县尉,但仕途不顺,未得升迁,遂辞官归隐,终生淡泊名利,寄情山水之间。他酷爱道家思想,曾服饵丹砂,追求仙道,终身未能显贵。其诗才卓越,工于五、七言歌行,尤以边塞诗和音乐诗成就最为突出,与王维、高适、王昌龄等皆有深厚交游,后人并称“高岑王李”。

Total
0
Shares
Prev
「苏武」李白  
su wu

「苏武」李白  

「苏武」苏武在匈奴,十年持汉节。白雁上林飞,空传一书札。牧羊边地苦,落日归心绝。渴饮月窟冰,饥餐天上雪。东还沙塞远,北怆河梁别。泣把李陵衣,相看泪成血。 李白

Next
「越女词 · 其三」李白  
yue nv ci iii

「越女词 · 其三」李白  

「越女词 · 其三」耶溪采莲女,见客棹歌回。笑入荷花去,佯羞不出来。 李白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