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岑参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 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 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 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 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 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 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释义:
这是诗人第二次出塞任安西节度使判官时,节度使封常清领兵出征播仙,他即写下这首诗为其壮行。
第一段:您难道不曾看见吗?那辽阔的走马川紧靠着雪海边缘,茫茫无边的黄沙连接云天。轮台九月整夜里狂风怒号,到处的碎石块块大如斗,狂风吹得斗大乱石满地走。这时匈奴牧草繁茂军马肥,侵入金山西面烟尘滚滚飞,汉家的大将率兵开始征西。
诗人开篇用重墨渲染边疆环境的恶劣,“平沙莽莽黄入天”非常形象生动,“随风满地石乱走”更是大漠烈风的真实写照,没有身临其境的人是写不出来的。接着写匈奴借草黄马壮之机入侵,而封将军不畏天寒地冻、率军出征。先写烟尘,后见将军,人未到,而声势已出,就像舞台的背景一样,用出场前的声威渲染了唐朝大军的威严和正义,有先声夺人之感。
第二段:将军身著铠甲夜里也不脱,半夜行军戈矛彼此碰撞,凛冽寒风吹到脸上如刀割。马毛挂着雪花还汗气蒸腾,五花马的身上转眼结成冰,营幕中写檄文砚墨也冻凝。
接下来描写战争的残酷和艰辛,歌颂了为国效命将士的赤胆忠心。“半夜军行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一方面写环境的险恶,同时又暗示了大军夜晚行军的声势浩大,“戈相拨”三字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人们仿佛看到了唐军顶着凛冽的寒风,人马杂沓,三军用命,尽皆向前的赫赫军威。
“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继写大漠风霜的严酷之后,又描述严寒的可怕,汗气蒸发掉了马毛上的雪花,但汗水又很快凝结成冰挂在马皮上。帐外苦寒如此,帐内写字的砚台里的墨水也很快凝固成冰。
第三段:敌军听到大军出征应胆惊,料他不敢与我们短兵相接,我就在车师西门等待报捷。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军师西门伫献捷。”最后三句写敌军闻风丧胆,预祝封大夫凯旋荣归,有了前面唐军威严军威的铺垫,封将军出征胜利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全诗风格豪迈,感情真挚,真实动人。全诗句句用韵,三句一转,节奏急切有力,激越雄壮,洋溢着乐观的浪漫精神。
关于诗人:
岑参(715 - 770),原籍南阳,移居江陵(今湖北荆州)。少时读书于嵩山,后漫游京洛河朔。岑参以边塞诗著称,写边塞风光及将士生活,气势磅礴,昂扬奔放,与高适一起是盛唐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