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相思 · 其一」李白  

chang xiang si i

「长相思 · 其一」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李白

赏析:

这首《长相思》约作于李白被唐玄宗 “赐金放还” 、离开长安(744年)之后,是其仕途遭遇重大挫折后的产物。天宝初年,李白奉诏入京,任翰林待诏。然而,此职并非他所期望的参与国政的要职,更多的是以文学词章侍奉皇帝的清客。他傲岸的性情与长安森严的官场格格不入,很快便在权贵的排挤与谗言中,遭到了玄宗的疏远。所谓“赐金放还”,实则是其政治生命被体面地终结。因此,诗中的 “长安” 已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他破碎的政治理想的象征;而那 “隔云端”的美人,既是他倾慕的对象,更是他求之不得的明君赏识与人生抱负的诗意化身。这首词正是借男女相思的缠绵形式,抒发了其理想幻灭后深沉而无尽的惆怅与苦闷。

第一段: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
我这绵长不绝的思念啊,萦绕在远方的长安。秋夜深沉,井边精美的栏杆外,传来纺织娘一声声凄切的啼鸣;薄霜初降,空气中弥漫着凛凛寒意,连竹席也透出沁人的清冷。
一盏孤灯在风中摇曳,光线昏黄不明,我的思念在这片孤寂中几乎要断裂;百无聊赖中卷起帷帐,凝望着天边那轮明月,却只能徒然地发出一声长叹。
我所思念的那位如花般美好的佳人,仿佛正被层层云雾阻隔在那高不可攀的云端之上!

诗人以秋景起兴,借助络纬(纺织娘)的啼鸣、微霜的凄寒、孤灯的昏暗以及清冷的月光等一系列意象,层层渲染出萧瑟凄凉的氛围,将内心的孤寂与思念具象化。“美人如花隔云端” 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此处的“美人”在古典诗歌中是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意象,既可以指代倾慕的恋人,更常用来象征诗人所追求的政治理想与君主。她“隔云端”的形态,精准地传达出那份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

第二段:上有青冥之长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向上望,是苍茫幽远、浩瀚无垠的青天;向下看,是清澈荡漾、波涛起伏的绿水。
天地是如此辽阔,路途是如此遥远,连我的魂魄都因苦苦追寻而倍感疲惫煎熬;可重重关山是那样的艰险难越,竟连我的梦魂都无法抵达你的身边。
这日日夜夜、永无止境的长相思啊,真真是要令人肝肠寸断,痛彻心扉!

此段通过描绘青冥之长天渌水之波澜这一对浩瀚的空间意象,将阻隔感无限放大,象征着追求理想道路上那不可逾越的、如同天堑般的障碍。“梦魂不到”是极致无奈的体现,意味着即使在超越现实的梦境中,这份渴望也无法得到慰藉。最终,诗人以一声发自肺腑的呐喊 “摧心肝” 作结,将所有压抑的情感彻底爆发出来,将全诗的悲剧氛围推至顶峰。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深秋的寂寥景色为布景,抒写了一种深沉而无望的思念。全诗情感层层递进:从室内孤灯、秋霜的凄寒,到室外望月长叹的孤影,再到对 “隔云端” 之美的向往,最终升华至对 “天长路远”“关山难越” 的宇宙性悲叹。这种由近及远、由实入虚的笔法,使情感的浓度与广度不断扩张。

虽然诗歌表面是写男女相思的缠绵悱恻,但其内核却是李白对自己政治失意的含蓄表达。“长安” 作为核心地理坐标,既是所思之人的居所,更是帝国权力与诗人梦想的中心。“美人” 则是其政治理想的诗意化身。因此,这首诗既是一首情诗,更是一首言志诗,其动人之处在于将个体在宏大命运面前的渺小感、无力感以及不屈的追求,表达得既唯美又惨痛。

写作特点:

  • 意象群的有机组合:诗人并非简单罗列意象,而是将秋虫、霜寒、孤灯、明月、青天、渌水等意象有机串联,共同构建出一个统一、萧瑟且阻碍重重的意境,服务于“相思不得”的核心主题。
  • 虚实结合的境界开拓:从写实的室内场景,到“隔云端”的虚幻想象,再到“青冥长天”、“渌水波澜”的宏大空间,最后落于“梦魂”这一虚无缥缈的载体,诗歌境界不断拓展,情感也随之深化。
  • “美人”意象的比兴传统:承袭了自屈原《离骚》以来的香草美人传统,以男女关系隐喻君臣际遇,使诗歌在婉约的表象下,蕴含着深沉的政治寄托和士人失意的普遍悲哀。

启示:

这首作品超越了单纯的男女情爱,它揭示了人类一种普遍而深刻的情感体验:对心中完美理想的极致渴望,与求之不得后的巨大痛苦之间的永恒矛盾。无论是对于一份感情、一个梦想,还是一段难以回去的过往,那种 “隔云端” 的遥远与 “梦魂不到” 的绝望,都具有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它让我们理解,生命中有些追求注定充满艰辛,而那些能让我们为之 “摧心肝” 的事物,往往也定义了我们生命的高度与深度。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蜀道难」李白  
shu dao nan

「蜀道难」李白  

「蜀道难」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

Next
「长相思 · 其二」李白  
chang xiang si ii

「长相思 · 其二」李白  

「长相思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