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楼 · 吾衰矣」辛弃疾

zui gao lou · wu shuai yi

「最高楼 · 吾衰矣」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辛弃疾

赏析:

这首词是辛弃疾晚年之作,作于他辞官南归、寄情山林之际,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厌倦与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据《稼轩词编年笺注》记载,此词实为辛弃疾写给其子辛幼安的一封“变相家书”。当时辛弃疾萌生退意,儿子却以家中尚未置备田产为由极力劝阻,辛弃疾便借用此词,以冷峻讽刺和深沉哲思回击劝留者,同时抒发自己退隐之志与对富贵功名的彻底否定。

第一段:“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陶县令,是吾师。”
我年老体衰,追求富贵要等到何时?富贵本身就隐藏危机。就像穆生因楚王忘设醴便急流勇退,陶渊明还没领到俸米便弃官归隐,这两位都是我钦敬的老师。
开篇三句气势逼人,直接驳斥儿子的“未富贵不得归”之说,显露出辛弃疾对功名利禄的彻底绝望与清醒认知。词中“设醴”“弃官”均用典,既显示学识底蕴,又具有讽刺意味。对比儿子的实用主义观念,词人引以为师的是明哲保身、急流勇退的古代高士,表达了坚决归隐的态度。

第二段:“待葺个园儿名‘佚老’,更作个亭儿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更说甚,是和非!”
等我修好一座园子,取名“佚老园”;再造一座小亭,唤作“亦好亭”。在里面喝酒吟诗,自得其乐。千年之间一块田地能换八百个主人,一个人嘴里也只能用几张匙吃饭。这样就够了吧!还用说什么是是非非?
这一段描绘了词人构想中的归隐生活,不仅有园有亭,连名字都构思妥当,体现其归田之志之笃。句式的巧妙断裂增强语言的节奏感与讽刺力。末尾借用佛语和谚语,道破人世无常、物换星移之理,令人顿觉豁然。词人以淡泊之语写出对人生深刻的洞察,最后干脆一句“便休休”,将世事是非一笔勾销,干净利落,尽显超脱洒然。

整体赏析:

整首词语气率真而豪放,表面上看似随口议论,实则句句有锋,层层推进。词人通过与儿子的“隔空对话”,表达出自己对人生的深刻领悟与归隐决心。“吾衰矣”一句直截开门见山,以下以“富贵是危机”作警语,结合典故层层推理,既反击世俗功利之说,又以古人楷模自勉。下片则从理想到现实,勾画隐居蓝图,并以“千年田”“几张匙”将虚无与现实相结合,使抽象的感慨具体化、具象化。结尾以“更说甚,是和非”作全词收束,回环顿挫之间,既带出洒脱,又显沉郁,让人回味无穷。

写作特点:

这首词表面语调通俗、语句简洁,但其中却隐含大量典故、哲理与讽刺意味,展现出辛弃疾语言上的深厚功力与思想上的旷达洒脱。词中巧用“设醴”“弃官”“八百主”“几张匙”等典故与谚语,不着痕迹地将典雅与口语融合,增强了说理的说服力与情感的冲击力。同时,整首词结构紧凑,起承转合极为自然,上片破俗见理,下片归隐畅想,既有情绪的宣泄,又不失理性的分析。语言节奏灵动,句式跳脱,形成一种近乎“谈话体”的词风,极具个性张力,也体现了辛弃疾晚年独特的创作风貌。

启示:

这首词体现了辛弃疾“进退皆有道”的人格修养。他以激烈言辞表达对功名富贵的蔑视与对清净生活的向往,其实正折射出一个政治理想无法实现的士人在退隐时的心理挣扎与精神超越。在当下社会,这首词依然启发我们反思:人应当追求何种生活?怎样才是真正的富足与圆满?辛弃疾告诉我们,退隐并非懦弱,而是对价值的重新选择;超脱不是逃避,而是对生命本质的参悟。正是在否定中建立自我,于放下中获得自在。

关于诗人:

Xin Qi-ji

辛弃疾(1140-1207),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辛弃疾不仅是南宋文坛的高峰,也是中国文学史上词体革新的关键人物。辛弃疾的一生充满爱国豪情和壮志未酬的苦闷,他的词作既是时代的见证,也是他心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Total
0
Shares
Prev
「西江月 · 遣兴」辛弃疾
xi jiang yue · qian xing

「西江月 · 遣兴」辛弃疾

「西江月 · 遣兴」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辛弃疾 赏析:

Next
「鹧鸪天 · 元夕有所梦」姜夔
zhe gu tian · yuan xi you suo meng

「鹧鸪天 · 元夕有所梦」姜夔

「鹧鸪天 · 元夕有所梦」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姜夔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