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来舟中作」杜甫

yan zi lai zhou zhong zuo

「燕子来舟中作」
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杜甫

赏析:

《燕子来舟中作》是杜甫晚年漂泊江湘一带时的作品。公元768年,杜甫离开夔州后,行经湖南,长期以舟为家,身世飘零,生活困顿。此时的杜甫已年近花甲,疾病缠身,家国之忧、生活之艰、流离之苦交织在一起。此诗正是他在这种孤独、苦闷的情境下所作,借咏燕子抒发了对自身漂泊不定、无所依归的身世之叹。

第一联:“湖南为客动经春,燕子衔泥两度新。”
我漂泊在湖南已整整一个春天,燕子也已两度衔泥筑巢。
诗人以燕子筑巢两度来暗示自己在湖南客居的时间之久,展现了自己久居漂泊、无所归依的无奈。燕子的“新巢”象征着它每年都能重建家园,而诗人却仍在风雨飘摇之中。

第二联:“旧入故园尝识主,如今社日远看人。”
你从前曾飞入我故乡的旧园,认得我这个主人,如今春社之日却远远地看着我。
诗人通过拟人化手法,赋予燕子人性化的情感。诗人把燕子视为故乡的“老相识”,但此刻却只能远远看着,暗示着诗人与故土、亲友的疏离感,表现了孤寂与惆怅。

第三联:“可怜处处巢居室,何异飘飘托此身。”
你到处筑巢为家,与我四处漂泊、无定所的身世又有什么不同呢?
诗人借燕子的“处处巢居”自喻自己的四处飘零,进一步抒发流浪生涯的辛酸,情感愈加沉重。

第四联:“暂语船樯还起去,穿花贴水益沾巾。”
燕子暂时落在船樯上与我相伴片刻,随即又飞走了,贴着水面穿花而过,我不禁感伤得泪湿衣巾。
燕子的暂驻与离去,更加衬托了诗人的孤寂。燕子似乎理解诗人的处境,却仍无法停留,象征着诗人对亲人、友人渴望相聚却终难相守的悲哀。诗人泪湿衣巾,将满腹愁绪推向高潮。

整体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燕子形象的刻画,表现了杜甫晚年孤苦无依、四处漂泊的身世之痛。燕子本是春天与温暖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成了身世飘零的象征。诗人对燕子的情感由喜而怅,由盼而痛,层层递进,构成了全诗情感的起伏与波澜。全诗表面写燕子,实则处处在写自身的悲凉处境,具有深刻的象征意味。

写作特点:

  1. 以物喻人,情景交融:诗人将自己的身世与燕子的筑巢相映衬,燕子的离去象征着人生无常和命运漂泊,情感深沉而感人。
  2. 拟人化手法,赋予燕子情感:诗人将燕子人格化,赋予它“识主”“远看”“暂语”等人类情感,使燕子的形象更加生动,情感更加真实。
  3. 情感层层递进:诗歌由对燕子的喜爱、亲切,到对自身飘零无依的哀伤,再到落泪哀怨,情感逐步深化。
  4. 语言朴实,情感真挚:诗中多用口语化的表达,亲切自然,充满人情味,尤其“益沾巾”一句,直白却饱含深情,极具感染力。

启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杜甫颠沛流离、孤苦无依的晚年生活,更传达出人世漂泊的无奈与命运的多舛。诗人借燕子抒发自己的漂泊之痛,折射出乱世之中的人生命运。诗歌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要珍惜眼前的温情,守住心中的希望,努力寻求安稳与归宿。

关于诗人:

Du Fu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籍襄阳,后来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因而他的诗歌总是紧密结合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在诗艺上他兼备众体,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Total
0
Shares
Prev
「咏风」王勃
yong feng

「咏风」王勃

「咏风」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王勃 赏析:

Next
「隋宫燕」李益
sui gong yan

「隋宫燕」李益

「隋宫燕」燕语如伤旧国春,宫花一落已成尘。自从一闭风光后,几度飞来不见人。 李益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