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李煜

xiang jian huan · wu yan du shang xi lou

「相见欢 · 无言独上西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李煜

赏析:

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于宋国期间。作为亡国之君,他在宋廷的幽禁生活中饱受屈辱,国破家亡的现实使他愈加哀痛。此词通过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李煜深沉的离愁别恨,以及他内心难以言说的悲怆。

第一段:“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默默无言,独自登上西楼,天空中一弯残月宛如钩形。寂寞的梧桐立于幽深庭院,满院秋色被冷清的气息所笼罩。
此段通过登楼远望的场景,渲染孤独寂寞的氛围。“无言”二字点明词人沉默的状态,而“独上”更强化了他的孤独。“月如钩”不仅描绘了缺月的形态,还暗示着词人经历的离合悲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进一步烘托出凄清冷落的意境,表达了词人被幽禁后的沉痛心境。

第二段:“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愁绪剪不断,理还乱,让人心乱如麻。这离愁别恨,又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滋味萦绕心头。
词人以“剪不断,理还乱”比喻内心的愁绪,将其形象化为千丝万缕的乱丝,象征着缭绕不去的亡国之痛。他所经历的愁苦已超越了单纯的离愁,而成为一种复杂而无法排遣的心理体验。“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句,点明了他的愁绪不同于普通的离愁,而是充满悔恨、哀痛和无奈,形成独特的内心体验。

整体赏析:

本词上片写景,借景抒情;下片直抒胸臆,揭示了词人难以排遣的亡国之痛。词中意象——“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共同营造了一种萧索而幽深的氛围,烘托出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愁绪。下片则通过“剪不断,理还乱”形象地表现了愁绪的纷乱难解,最终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作结,使情感表达达到高潮。这首词情感深沉,意境凄婉,充分展现了李煜的内心世界。

写作特点:

  1. 以景衬情,寓情于景:全词通过残月、梧桐、深院等意象,渲染了凄凉的氛围,增强了词人的愁绪表达。
  2. 善用比喻,形象生动:“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使愁绪的缠绵复杂更具象化。
  3. 语言凝练,情感深沉:全词仅短短二十八字,却层层递进,将词人的孤寂、哀愁与亡国之痛表现得淋漓尽致。

启示:

李煜的《相见欢》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哀愁的词,更是亡国之恨的深刻写照。它让我们看到,一个曾经的帝王在命运变故后,如何从繁华走向寂寥,如何在无言中承受国破家亡的痛苦。这种刻骨铭心的离愁,超越了个人悲欢,也成为后人感叹世事无常、命运无情的共鸣之声。

关于诗人:

Li Yu

李煜(937 - 978)​,南唐皇帝,号钟隐,又号钟峰白莲居士。李煜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又精通音乐。李煜的词特别是后期的词作,主要是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感受,表现出了亡国的愁恨,生命不能自我主宰的悲哀,命运的虚无幻灭和人生的悲哀绝望。

Total
0
Shares
Prev
「捣练子 · 探院静」李煜
dao lian zi · tan yuan jing

「捣练子 · 探院静」李煜

「捣练子 · 探院静」探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站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桄。 李煜 赏析:

Next
「清平乐 · 别来春半」李煜
qing ping yue · bie lai chun ban

「清平乐 · 别来春半」李煜

「清平乐 · 别来春半」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