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题 · 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赏析:
这首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著名无题诗之一。李商隐的无题诗以其感情细腻、意境深远著称。这首诗以女性口吻,借助丰富的意象和缠绵的笔调,表达了离别之苦和爱情的执着。诗中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叹息,又透出对理想追求的坚持,体现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第一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相见很难,别离更加令人痛苦,何况正值东风无力、百花凋零的暮春时节。)
抒情主人公因爱情遭遇阻隔,感叹相见难而离别更难,深刻表达了离别之苦。结合百花凋谢的暮春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内心的哀愁与无奈。
第二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到死才吐尽最后一缕丝,蜡烛燃成灰烬泪方流干。)
以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爱的深沉与执着。尽管前途渺茫,抒情主人公依然倾注全力,表达对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
第三联:“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清晨对镜梳妆,忧心如云的鬓发已改色,独夜吟诗,必然感到冷月袭人。)
描绘了抒情主人公因思念而昼夜悲伤的状态,展现了对青春流逝和爱情无果的双重惆怅。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相融合,倍添哀愁。
第四联:“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蓬莱仙山看似离得不远,却无路可达,只得托青鸟殷勤探望。)
通过对神话意象的借用,展现了对团聚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抒情主人公对爱情寄托于青鸟,但这种“无望中的希望”更加凸显了内心的孤独与痛苦。
写作特点:
- 意象丰富,情感深挚:借春蚕、蜡炬等形象表达深情与执着,使无望的情感更具张力。
- 情景交融:通过百花残、晓镜改鬓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将情感融入环境之中,层次分明。
- 用典含蓄:运用青鸟、蓬山等神话意象,既增添诗意,又深化主题。
- 结构紧凑,层层递进:情感从离别之难写到思念之深,从无望中寄托希望,形成回环往复的情感波澜。
整体赏析:
全诗情感细腻、意象深远,是爱情主题诗中的经典之作。诗人从离别难写起,层层铺陈,既有对现实无奈的感慨,也有对爱情忠贞的赞颂。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在无法排解的思念中,展现出既深情又痛苦的心理状态,悲剧性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
启示:
这首诗向读者传递了爱情的深刻内涵——即便现实充满无奈与阻隔,真挚的感情依然具有穿越时空的力量。同时,诗人以自然意象和人性共鸣的结合,为后世提供了表达复杂情感的艺术典范。
关于作者:
李商隐(813 - 858),字义山,晚唐大家,擅骈文,尤工诗。诗与杜牧齐名,人称“小李杜”。怀州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人。少年时,境况极为艰难九岁丧父,所谓“浙水东西,半纪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