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笑令 · 杨柳」王建

tiao xiao ling · yang liu

「调笑令 · 杨柳」
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
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王建

赏析:

这首词是王建《调笑令》组词的第四首,通过白沙渡口的傍晚景色与江头少妇的凄苦之情,描绘出商人妇人的孤寂与哀怨,富有深刻的生活气息与浓厚的情感色彩。唐代中期,随着交通贸易的发展,商人活动频繁,而他们的妻子往往留守家中,独自承受离别的苦楚。王建在此作中以少妇视角,将送别、守候与相思熔于一炉,情感真挚,景中有情,情中见景。

第一段:“杨柳,杨柳,日暮白沙渡口。船头江水茫茫,商人少妇断肠。”
杨柳依依,傍晚时分我站在白沙渡口,望着船头那茫茫的江水,我这商人的妻子肝肠寸断。
词的开头用重叠的“杨柳”营造出离别氛围。“杨柳”自古就是离情的象征,“日暮白沙渡口”构成一幅典型的送别画面:傍晚、江水、渡口,苍凉而空旷,配合“茫茫”的江面,渲染出少妇孤立无援的处境。紧接一句“商人少妇断肠”点明主旨:因丈夫四海为家、久去未归,少妇苦守空船,情感无以寄托,唯有肝肠寸断。此处情景交融,读来令人感同身受。

第二段:“肠断,肠断,鹧鸪夜飞失伴。”
肝肠寸断啊,就像那夜里飞翔的鹧鸪,孤身失去了伴侣。
结尾通过“鹧鸪夜飞失伴”的意象深化孤独之情。鹧鸪是成双成对的鸟,夜飞失伴,更添凄清之感,用来比喻少妇因夫远行而形单影只、孤枕难眠的处境,极其贴切。重叠词“肠断,肠断”加重了情绪的烈度,与前句形成呼应,使整首词形成一曲凄婉缠绵的相思曲。

整体赏析:

这首《调笑令·杨柳》写得情真意切,以“杨柳”起兴,通过对傍晚渡口景色的描写,巧妙地烘托出少妇送别、守候、哀伤的情绪。词中少妇因夫远行,在傍晚时分独立江头,望江水天长地久,心中满是相思难诉的悲苦。王建以生动鲜明的意象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将普通女子的内心情感升华为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不仅具有极强的表现力,也展示了其深厚的人文关怀。

写作特点:

本词以民歌体“调笑令”为形式,语言质朴自然,节奏明快,重叠用语“杨柳”“肠断”增添了词作的抒情性和口语化色彩。结构上前后呼应,情感推进有序,从景到情,由外及内,层层递进。意象方面,“杨柳”寓意送别,“江水茫茫”象征前路渺茫,“鹧鸪失伴”表现孤独无依,这些自然景物都赋予了丰富的情感内涵,展现出王建以景写情、借物寓意的高超艺术手法。

启示:

这首词借商人少妇的视角,表达了人间离别之苦与孤独守望之痛,不仅体现了唐代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与坚韧,也引发人们对家庭情感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词中少妇的相思、哀愁与深情,不是一时的感伤,而是普遍人性在别离与期盼中的真实体现。王建以简单的语言描绘复杂的情感,为后世抒情文学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式,也提醒我们珍视当下与亲人的相处时光。

关于诗人:

王建(约766 - 约830),字仲初,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大历十年(775)进士,曾官渭南尉、昭应县丞。穆宗长庆初,由太府丞转秘书丞。文宗太和年间出为陕州司马。晚年退职,居咸阳原上。他一生穷困潦倒,因此较广泛接触社会,了解民情。他反映现实的乐府诗,题材广阔,有一定思想深度。有《王司马集》八卷。

Total
0
Shares
Prev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mao wu wei qiu feng suo po ge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Next
「节妇吟」张籍
jie fu yin

「节妇吟」张籍

「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张籍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