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赏析:
《淇上送赵仙舟》是唐代诗人王维为送别友人祖咏而作的诗。王维在此时身处济州,诗中的情感沉淀和愁绪与他的谪居生涯密切相关。在这首诗中,王维通过自然景象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表达了分别时的无奈与惆怅。诗人的语言简练而富有深度,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了深厚的友情和离别的伤感。
第一联:“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刚刚相逢时,我们还微笑着,而分手时却不禁泪流满面。
这两句通过对比的方式,呈现了离别时情感的剧烈转变。开头是简单的笑容,但一转眼却成了泪水,这种由欢到悲的转折,突显了离别的沉痛与难舍。
第二联:“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祖帐已为离愁所伤,荒凉的城池再度引发我心中的忧愁。
这里通过“祖帐”和“荒城”两者的意象,表达了诗人离愁的加剧。祖帐指的是与友人曾经的情谊,荒城则是诗人当时生活环境的象征,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的困顿和对友情的依赖。
第三联:“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天寒地冷,远处的山峦显得格外清晰,夕阳西下,长河急速流淌。
这两句描写了冷清的秋冬景象,通过环境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心中渐生的空虚与寂寞。远山和长河的急流,与诗人内心的急切、孤独感相呼应。
第四联:“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船只已经解缆,远去的友人渐行渐远,而我依然伫立在岸边,望着他。
这两句通过“解缆”与“望君”展现了离别的最终瞬间。诗人在这里既表现了离别的无奈,也展现了他在友人远去后的执着与不舍。特别是“犹伫立”一词,彰显了诗人心中的依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感。
整体赏析:
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映射,深刻表现了离别时的伤感与孤独感。全诗的情感由轻到重,随着友人离去,诗人从初时的微笑到后来的泪水,展现了分别的悲痛。诗人在描写环境时不仅仅是对景物的呈现,更是通过景物的变换和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诗中多次提到“祖帐”和“荒城”,通过这些象征性的意象,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还揭示了他自己在异乡的孤单与对往昔时光的怀念。尤其是“天寒远山净”和“日暮长河急”的描写,突出了分离带来的内心空虚与自然环境的冷峻,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内心的愁绪。
最后,诗人用“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来表现他对友人的执着与不舍。通过这种静态的动作,诗人传达了对时间和离别无法抗拒的无力感,以及对友人离去后深深的空虚感。
写作特点:
这是王维典型的送别诗之一,诗人擅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自然景象的交织,来表达心境与情感的变化。整首诗语句简练、自然,语言虽然朴实,但情感深沉且真挚,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音乐感。王维在这首诗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使得诗歌情感的变化层次分明,十分生动。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映射内心情感,将离别的愁绪、孤独感和对友人的依依不舍表现得淋漓尽致。诗歌的语言虽然简洁,却极具表现力,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真挚感情以及离别时的深切痛惜。
启示:
这首诗展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离别时的愁绪,提醒我们珍惜与亲友相聚的时光。离别虽然是生命中的常态,但它也让我们更加珍惜与他人的相遇和陪伴。同时,诗中的情感流露也让我们反思自己的处境,在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时,不妨放慢脚步,细细品味每一刻的相聚,珍惜眼前人。
关于诗人: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