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五题 · 石头城」刘禹锡

jin ling wu ti shi tou cheng

「金陵五题 ·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组诗的其中一首,作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当时,诗人结束了在和州刺史的任期,返回洛阳途中途经金陵(今南京),对这座废弃的六朝故都满怀感慨,遂作此诗。此诗借咏怀石头城之景,表达对六朝兴亡、人事变迁的深沉感叹。

第一联:“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群山依旧,环绕着废弃的故都;潮水拍打着寂静的空城,回声幽幽而归。)
首联写山与水,展现石头城的荒凉景象。环绕的山峦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而江潮拍打城墙的寂寞回声则渲染了时空的空寂,对比中透露出江山依旧、人事全非的悲凉情绪。

第二联:“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秦淮河东升起的明月,依然是昔日的圆月;夜深时,它悄然穿过城墙的残垣。)
次联以月为象,写明月的冷寂和永恒,与城池的荒芜对照。明月曾见证六朝的繁华,如今却照映着一片寂寞废墟。诗人通过“旧时月”与“女墙”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盛景的追忆与哀叹。

写作特点:

  1. 寓情于景:通过描绘山、水、月和残垣断壁的景象,将个人的感慨融入自然与历史之中,形成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 对比手法:山河永存与人事沧桑形成强烈对照,尤其是“旧时月”与“空城”的对比,突出了盛衰无常的主题。
  3. 含蓄蕴藉:诗人并未直接抒发感慨,而是通过“潮打空城”“旧时月”等意象传达情绪,富于想象和余韵。
  4. 音韵悠远:诗句流畅自然,音调抑扬顿挫,仿佛潮声与月下低吟,营造出空灵的氛围。

整体赏析:

全诗以咏怀石头城为主题,通过山、水、月、城墙等意象,展现六朝古都的没落与荒凉。诗人感慨盛衰无常,透过眼前的自然景物追忆历史往事,将个人的孤寂情怀与故国的兴亡交织在一起。首联写山水映衬故城荒凉,次联借月亮点明历史的沧桑与时间的流逝。诗中的景物虽静,但意蕴深远,仿佛可以看到六朝的荣华逐渐隐没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只有冷月清辉和断垣残壁。

启示:

通过描写金陵的山河与废城,诗人提醒后人,人生和历史的兴衰如月盈月亏,富贵繁华终究难以永存。此诗激发人们对盛衰无常的深思,也劝诫世人要珍惜眼前时光,不为荣华富贵所困,而应追求更高远的精神境界。

关于诗人:

liu yu xi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Total
0
Shares
Prev
「柳枝词」刘禹锡
liu zhi ci liu yu xi

「柳枝词」刘禹锡

「柳枝词」清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刘禹锡 释义:

Next
「饮酒」柳宗元
yin jiu

「饮酒」柳宗元

「饮酒」今夕少愉乐,起坐开清尊。举觞酹先酒,为我驱忧烦。须臾心自殊,顿觉天地暄。连山变幽晦,绿水函晏温。蔼蔼南郭门,树木一何繁。清阴可自庇,竟夕闻佳言。尽醉无复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