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怀古」许浑

jin ling huai gu xu hun

「金陵怀古」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

赏析: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唐大和八年(834年)前后,作于许浑晚年江南游历期间,面对六朝旧地金陵的荒凉遗迹,诗人满怀兴亡之叹。金陵(今南京)曾是六朝古都,繁华一时,但隋唐之后因政治中心的转移,其昔日盛景已不复存在。这首诗通过描写金陵的盛衰变迁,寄托了诗人对兴亡成败的深沉感慨,同时流露出自己在仕途失意中的怅惘。

第一联“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玉树后庭花》的歌声未尽,王朝气数已尽;景阳宫外大军集结,守卫楼台空荡无人。
诗人以隋灭陈的史实开篇,表现陈朝覆亡的悲剧。从靡靡之音的乐曲到兵临城下的景象,勾勒出南朝由盛转衰的关键时刻,揭示了衰败不可避免的命运。

第二联“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高低六代宫。”
远近望去尽是坟墓松楸,高低起伏的废墟上长满了禾黍。
通过对金陵周边坟茔与残宫的描写,突出昔日帝王豪华宫殿的破败和历史的沧桑巨变。

第三联“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石燕掠云而过,晴日也可能有雨;江豚吹浪翻腾,夜晚仍伴有风。
以自然界的变幻无常,比喻历史的风云变幻和兴亡交替,隐喻曾经叱咤风云的英雄如今也如过眼烟云。

第四联“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
英雄远去,繁华尽失;唯有群山环绕的地势依旧如洛阳。
诗人以江山永恒与人事短暂作对比,表达对历史无情的感叹。金陵的繁华已经不再,只剩不变的山川地势。

整体赏析:

首联以隋灭陈的历史场景开篇,借《玉树后庭花》与“景阳兵合”之间的强烈对照,展现一朝由盛而衰的急剧转折,具有强烈的戏剧性。颔联转入现实景象,远近皆坟,宫殿废圮,杂草丛生,以具象的荒凉场面传达千年王气的消逝。颈联以石燕、江豚的自然景象描绘风云不测、变幻无常,以景寓理,寓兴亡于天地之间。尾联收束全诗,将目光投向时间的深处:英雄不再、豪华皆空,唯有青山不改,形成强烈对比,感慨人生如梦,历史无情。

整首诗语言凝炼而意象繁富,悲而不哀,沉而不晦。通过历史事件、现实场景与自然变化的多重对照,诗人表达了对兴亡无常、人生短暂的深沉体悟。金陵作为诗中的物象,既是现实之景,也是历史与命运的象征,成为中国古代兴亡感怀诗中的典范之作。

写作特点:

  1. 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诗分为三个层次,从金陵的历史变迁到现实的衰败,再到自然与历史的映衬,层层递进。
  2. 虚实结合,寓情于景:既有现实景象的直观描写,又通过自然变化的比喻表达深层情感。
  3. 炼字精准,意境深远:“残”“空”“终”“尽”等字,极简之中揭示了盛衰兴亡的本质。
  4. 对比鲜明,反衬有力:英雄与豪华的消逝,青山的不变,构成强烈对比,令人倍感历史无情。

启示:

这首诗通过对金陵盛衰的沉思与描写,提醒人们:权势与繁华终将随风而去,唯有天地山川亘古不变。个人的荣辱沉浮、王朝的兴替更替,都不过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诗人在对英雄远去、宫殿成墟的追忆中,既有对历史无情的感叹,也有对自然永恒的敬畏。这种以历史之眼看人世,以自然之境照内心的思考方式,对今天仍具启迪意义——它促使我们保持清醒,珍惜眼前,警惕沉迷于虚荣与浮华,在盛衰无常的人世中寻找更恒久的价值。

关于诗人:

Xu Hun

许浑(约791 - 858),唐代诗人,江苏丹阳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等。

Total
0
Shares
Prev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jin tong xian ren ci han ge

「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茂陵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魏官牵车指千里,东关酸风射眸子。空将汉月出宫门,忆君清泪如铅水。衰兰送客咸阳道

Next
「题木兰庙」杜牧
ti mu lan miao

「题木兰庙」杜牧

「题木兰庙」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 杜牧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