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陵庙」
李群玉
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赏析:
据《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在南巡途中病逝于苍梧,被安葬在九疑山一带。后来的传说加入了更多悲剧色彩,认为娥皇、女英追随舜帝而至湘水,痛哭成泪,甚至溺水而亡,成为湘灵之神。唐代诗人李群玉在大中三年(859年)因蒙冤离京归乡途中,经过黄陵庙,触景生情,将这段关于湘妃的传说融入诗中,借以抒发自身的悲凉感怀。
第一联:“小姑洲北浦云边,二女容华自俨然。”
(小姑洲北浦的云雾之中,二妃塑像端庄美丽,神态栩栩如生。)
首联点明祠庙的地理位置与环境,描写二妃塑像的悲切形态,为后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第二联:“野庙向江春寂寂,古碑无字草芊芊。”
(江边的荒庙在春日里显得格外寂静,残碑上的文字早已模糊,周围草木丛生。)
描绘黄陵庙的荒凉与寂寥,用环境的凄清衬托诗人的感伤。
第三联:“风回日暮吹芳芷,月落山深哭杜鹃。”
(晚风拂过江岸,吹动着芳芷,夜深山间杜鹃声声啼哭。)
描写自然景物,融入湘水传说中的悲剧意象,将哀怨的氛围推向高潮。
第四联:“犹似含颦望巡狩,九疑如黛隔湘川。”
(仿佛仍见二妃愁容微蹙,遥望舜帝南巡归来,而九疑山却青黛隐约,隔着潇湘水。)
以二妃的痴望和九疑山的阻隔,表达她们的执着与无奈,同时寄寓诗人自身的悲痛与孤寂。
写作特点:
- 结构严谨
全诗以诗人凭吊黄陵庙为线索,从远观庙宇,到描写庙中塑像,再到感慨湘妃传说层层递进,情感逐步深化。 - 意境凄美
诗中通过云雾、残碑、芳芷、杜鹃等意象,渲染了一种悲凉、幽远的气氛,与湘妃传说中的悲剧色彩交相辉映。 - 融情于景
借助湘水神话寄托诗人自身的情感,通过景物描写和神话叙述将个人的忧愁融入历史的哀叹。 - 语言清丽婉转
诗句流畅自然,既有描写自然景物的清新之美,又有表达情感的含蓄与深沉。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湘妃传说为背景,将自然景物的凄清与传说中的悲情结合,塑造出一幅哀怨动人的画卷。诗人通过叙述小姑洲的荒庙景象,刻画二妃塑像的栩栩如生,进而描写芳芷摇曳、杜鹃哀啼的场景,营造出深远的悲凉意境。诗的最后,通过二妃愁容与九疑山隔水相望的画面,寓意岁月无情、追忆徒劳,传达出对历史悲剧的叹息和个人内心的哀愁。整首诗情景交融,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
启示:
这首诗启示我们,人类的感情和历史中的故事是可以穿越时空的。湘妃的忠贞与悲哀,不仅寄托了古人的情感,也为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文化意象。而诗人借助这一传说表达的自我忧思,则让我们感受到时代和个人情感的交织。湘水传说不仅是对忠贞和爱情的颂扬,更是一曲对岁月无常、人世沧桑的长歌。
关于诗人:
李群玉(808 - 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李群玉极有诗才,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