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
韦应物
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赏析:
这首诗写于大历四年(769年)秋天,诗人由扬州北返洛阳时途经楚州,怀念留在广陵(扬州)的亲朋好友而作。扬州的兄长和挚友卢庾是诗人牵挂的重要对象,诗中情感含蓄而深沉,通过景物描写将离别之情表现得凄美动人。
第一联:“前舟已眇眇,欲渡谁相待?”
(前方的小船渐渐远去,我徘徊着犹豫不前,渡口又有谁在等待我?)
首联写出孤舟远行的景象,同时展现诗人欲行却迟疑的心态。寥寥数语,便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舍。
第二联:“秋山起暮钟,楚雨连沧海。”
(秋天的山中传来悠扬的暮钟声,楚地的细雨笼罩着连绵的沧海。)
这一联描绘了寂寥的自然景象,秋山暮钟和楚雨的意象交织成凄迷的氛围。诗人借助冷寂的环境渲染心中深重的羁旅之感,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奠定基调。
第三联:“风波离思满,宿昔容鬓改。”
(风波之中满怀离愁别绪,往昔的岁月已改变了我的容颜与鬓发。)
点出离思二字,却不直白抒发,而是通过“风波”“改容鬓”等具体形象含蓄地表现内心的思念与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第四联:“独鸟下东南,广陵何处在?”
(一只孤独的鸟儿向东南飞去,广陵究竟在何处?)
尾联用一只失群归巢的小鸟,隐喻诗人对广陵亲朋的思念与内心孤独。最后一问“广陵何处在”,既是呼唤,也是无奈的感叹,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读来令人心酸。
写作特点:
- 以景寓情,含蓄深远:诗人通过描绘空旷孤寂的自然景象,将情感融于景物之中,不直抒胸臆,却处处流露离愁别绪。
- 情景交融,意境凄迷:诗中钟声、秋雨、孤鸟等意象相互交织,构成一幅凄美哀伤的画面,营造了深远悠长的意境。
- 情感隐忍,韵致深沉:全诗情感收敛,诗人将情绪掩藏在景物与意象之中,触之即得,又捉摸不定,具有高超的艺术感染力。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情感隐于景物之中,读来别有一番含蓄之美。从孤舟远去的惆怅,到楚天雨幕的笼罩,再到孤鸟归巢的暗喻,诗人将自身的离愁寄托于秋山、暮钟、沧海和飞鸟之间,以淡墨写浓情。尾联的反问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无助推至顶点,让人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思念与无奈。
启示:
这首诗教会我们如何通过景物烘托情感,用含蓄深远的笔法传达浓烈的情绪。诗中的孤舟、秋山、暮钟等意象不仅营造了画面感,还传递出深沉的情感,这种“景中有情,情融于景”的手法值得学习。人生路上难免有离别,诗人将离情化作悠长的艺术表达,令人动容。
关于诗人:
韦应物(约737 - 786),京兆长安人。青年以三卫郎事唐玄宗,任侠使气,狂放不羁。安史之乱后,开始静心读书,应举中进士。其诗集有《韦苏州集》,内容包括关心民间疾苦、表达忤时愤世、描写田园景物等,其中以描写田园景物者最为有名,尤为后人传唱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