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天春词」刘禹锡

he le tian chun ci

「和乐天春词」
新妆宜面下朱楼, 深锁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数花朵, 蜻蜓飞上玉搔头。

刘禹锡

赏析:

这首诗作于刘禹锡与白居易酬唱之际。白居易作《春词》写一少妇倚楼凝思,眉间含愁,情绪婉转而含蓄;刘禹锡此作则作为唱和之作,从另一角度描写这位女子下楼赏春时的细腻情态。二人同咏春思,遥相呼应,显示出唐代文人之间以诗唱和的深厚情谊,也体现了当时诗歌风格在婉约与深情之间的艺术追求。

第一段:“新妆宜面下朱楼,深锁春光一院愁。”
精心妆扮之后缓缓走下红楼,庭院虽春光明媚,却笼罩着愁绪。
女主人公装扮得艳丽动人,却在春意盎然的庭院中感到孤独忧愁。她的“新妆宜面”本带着一丝对欢聚的期待,但春光虽好,无人共赏,于是春愁暗生。诗人以“深锁春光”将视觉的绚烂与心理的沉郁形成强烈对比,突显出少妇情思的孤寂。

第二段:“行到中庭数花朵,蜻蜓飞上玉搔头。”
来到庭院中数着春花朵朵,蜻蜓飞落在她的玉簪之上。
女子原想以赏花排遣情绪,却在怅惘中不由自主地一朵一朵细数花开。此情此景下,蜻蜓误将她当作花朵,轻落发髻,巧妙地点出她的容貌之美,更象征她宛若庭中春花——绚丽而寂寞。诗人通过这一细节描写,将少妇的静默、哀思与春日景象融为一体,既写实又富于象征意味。

整体赏析:

全诗通过描写一位少妇春日下楼赏花的片段,展现了她在明媚春光中的落寞与期待落空后的怅惘。诗人没有正面写其愁绪,而是借助景物描写与细节刻画,传达人物内心的孤独与伤感。“新妆”“朱楼”“花朵”“玉搔头”等意象既有画面美,又充满象征意味,将女主人公的姿态、神情、心境表现得极为细腻而富于层次。尤其是“蜻蜓飞上玉搔头”一句,将静态的凝神伫立与动态的飞蜻蜓相结合,意象清新,余韵悠长。

写作特点:

这首诗语言洗练、画面鲜明,借动写静,以景寓情,寓意深远。诗人巧用对比与象征手法,使本来寻常的生活场景富有诗意与情感张力。诗中女子的容貌、动作与心情皆以极其简约的笔墨勾勒而出,虽寥寥数句,却有回味无穷之效。尤其蜻蜓飞簪一笔,虚实结合,极具神韵。

启示:

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唐代女性情感的细腻与婉约,也启示我们:生活中即便有绚烂春光,若无共鸣与陪伴,也可能成为愁绪的触发点。而艺术的力量,正是在于从平凡中提炼出情感的深度与美感的灵动。刘禹锡以含蓄之笔写出孤独之情,也让我们在静美中体会到人情冷暖、人生寂寞的一面,别有一番哲理意味。

关于诗人:

liu yu xi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Total
0
Shares
Prev
「蜀先主庙」刘禹锡
shu xian zhu miao

「蜀先主庙」刘禹锡

「蜀先主庙」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 赏析:

Next
「在狱咏蝉」骆宾王
zai yu yong chan

「在狱咏蝉」骆宾王

「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 南冠客思侵。不堪玄鬓影, 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 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 谁为表予心。 骆宾王 释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