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fu rong lou song xin jian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

赏析:

这首诗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741)之后,王昌龄被贬为江宁丞,寓居镇江。芙蓉楼即西北楼,位于镇江西北,面江而立,因诗名而得名。此诗是王昌龄为送别友人辛渐赴任洛阳而作的两首送别诗之一,以淡笔写别情,却写得情深意重,意象高洁,成为千古传诵的送别名篇。

第一联:“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夜间寒雨洒满江面,绵延不断地落入吴地;清晨为你送行,只见楚地群山孤峙天边。
这一联以景托情,夜雨漫江、寒意袭人,为离别的氛围奠定凄清悲凉的基调。“夜入吴”写出了吴地夜雨的浩荡与绵长,仿佛是诗人彻夜未眠的心绪写照。“楚山孤”则寄寓着送别之后的孤寂与落寞,是送客之后诗人自身情感的外化,景与情交融,哀而不伤。

第二联:“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如果洛阳的亲友问起我,请你告诉他们,我依然怀抱一颗清澈纯洁的心,如同玉壶中晶莹的冰一般。
这两句点明诗人的志节与情操,以“冰心”自喻清白品格,表明即便身遭贬谪,仍光明磊落,不改初心。“冰心在玉壶”出自六朝鲍照“清如玉壶冰”,唐代亦多见以此喻志节之句。王昌龄此句化用典故,却写得自然新颖,既回应了亲友问候,又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理想。

整体赏析:

全诗借送别之情抒发自身遭贬的情绪,同时表明坚守节操、不改其志的信念。诗人以冷雨、孤山、冰壶等清冷、坚洁之物为意象,营造出一种寂寞而高洁的氛围。没有悲声痛语,却情深意长;没有自怨自艾,却清刚坚韧。短短四句,层次分明、意味深远,堪称送别诗中的精品。尤其末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更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象征着诗人崇高的人格与坚定的理想。

写作特点:

  • 情景交融:以寒雨夜江、孤山清晨为背景,渲染送别之情,借景抒情,意境深远。
  • 典故化用巧妙:巧用“冰心玉壶”典故,不露痕迹地表达高洁节操,增强诗的文化厚度。
  • 含蓄有致:不诉离情的哀伤,而以冷静清新的笔触表现内心情感,层层递进,内蕴丰富。
  • 形式简练凝炼:七言绝句,言简意丰,每句皆有画面,每句皆藏情思。

启示:

这首诗不仅是一首送别之作,更是一首自我写照、自我砥砺的诗篇。它告诉我们,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真正有志之人应如冰心玉壶,坚守初心,不染尘埃。尤其在逆境中,更应保持高洁品格与清明心志。诗中所体现出的自律与气节,为后人树立了人格风范,也让这首小诗历久弥新,永不褪色。

关于诗人:

Wang Chang-ling

王昌龄(约690 - 约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王昌龄诗以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为多,生前就负盛名。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被誉为“七绝圣手”。

Total
0
Shares
Prev
「春宫怨」王昌龄
chun gong yuan wang chang ling

「春宫怨」王昌龄

「春宫怨」昨夜风开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轮高。平阳歌舞新承宠,帘外春寒赐锦袍。 王昌龄 赏析:

Next
「闺怨」王昌龄
gui yuan

「闺怨」王昌龄

「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王昌龄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