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 听风听雨过清明」吴文英

feng ru song · ting feng ting yu guo qing ming

「风入松 · 听风听雨过清明」
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
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
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
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吴文英

赏析:

这首词是吴文英悼念旧人、寄情西园之作,词中所提“西园”是他与情人曾共度时光的地方,既是旧梦之地,也是离别之地。此词作于清明时节,风雨凄迷,落花满地,在易感之春中,忆人怀旧,哀而不伤,尤显婉曲之美。

第一段:“听风听雨过清明。愁草瘗花铭。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料峭春寒中酒,交加晓梦啼莺。”
我听着风声和雨声,在寂寥中度过了清明节。埋葬落花时满是愁绪,甚至还起草了瘗花铭文。楼前那条分手的小径,如今绿荫浓密。每一缕柳丝,都蕴含着我一寸柔情。在料峭的春寒里,我独酌闷酒,企图在梦中与旧人相逢,却在黄莺啼鸣中惊醒。
这一段写春日清明的雨声与落花,渲染出伤春惜别的浓愁。通过“瘗花铭”展现词人对落花与过往情感的深情缅怀,而“柳”作为送别象征,更添离愁万千。梦中重逢的渴望被莺啼唤醒,构成情思的波澜跌宕。

第二段:“西园日日扫林亭。依旧赏新晴。黄蜂频扑秋千索,有当时、纤手香凝。惆怅双鸳不到,幽阶一夜苔生。”
我每天都派人打扫林亭,只为重回曾与旧人共赏晴光的地方。黄蜂不停地扑打秋千绳索,仿佛上面还残留着她纤手的香气。可惜伊人迟迟未至,只留下寂寞的台阶,一夜之间便生满了青苔。
这一段转入现实回忆,仍旧执念地走进林亭,试图在旧景中寻回往昔。以“黄蜂扑索”寄托对伊人体香的留恋,以“双鸳不到”暗写伊人音信全无,而“苔生一夜”则以夸张手法映照久别之愁,情至深处,物亦生悲。

整体赏析:

全词通过细致入微的笔触,描绘了词人于清明节感时伤怀、触景生情的情境。词意由风雨之声牵动出伤春情绪,再由柳丝、落花引出惜别之情,接着通过春寒酒醉与莺啼梦断,点出情人已成往事的无奈。下片写景带情,借蜂扑秋千索引出旧日余香,终以“苔生一夜”写时间的无情,句句情深意切。吴文英以凝练婉约的语句,写尽旧地重游、物是人非的哀婉情怀,使人不忍卒读。

写作特点:

词中不尚铺陈典故,语言质朴自然,借物抒情、以景寓情,写梦境、现实与回忆交错,使情感表达层层递进。上片意象密集,却不显堆砌,疏密有致;下片意境空灵,却情感真切,层层推进至高潮。尤其“黄蜂频扑秋千索”与“幽阶一夜苔生”两句,堪称婉约词中工笔传情的典范,寓情于景,妙到毫巅。

启示:

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对逝去情感的执念与对旧地的缱绻留恋。它提醒我们,时间虽能冲淡记忆,却无法抹去真情在心中的烙印;而人生之情感,往往不在热烈中显,而在惆怅中深。正是这种对过往的深情回望,让我们在人生的风雨中不至于麻木,而始终温柔地记得曾经的欢喜与别离。

关于诗人:

Wu Wen-ying

吴文英(约1202 - 1276)​,字君特,号梦窗,晚号觉翁,南宋后期词人。庆元府鄞县(今浙江宁波)人。他的诗意象奇特浓密,且时空常转换跳跃,构成深微幽眇的词境。

Total
0
Shares
Prev
「浣溪沙 · 门隔花深梦旧游」吴文英
huan xi sha · men ge hua shen meng jiu you

「浣溪沙 · 门隔花深梦旧游」吴文英

「浣溪沙 · 门隔花深梦旧游」门隔花深梦旧游。夕阳无语燕归愁。玉纤香动小帘钩。落絮无声春堕泪,行云有影月含羞。东风临夜冷于秋。 吴文英 赏析:

Next
「唐多令 · 惜别」吴文英
tang duo ling · xi bie

「唐多令 · 惜别」吴文英

「唐多令 ·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