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李清照

feng huang tai shang yi chui xiao · xiang leng jin ni

「凤凰台上忆吹箫 · 香冷金猊」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李清照

赏析:

这首词作于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因事务远游,词人独守空闺,满怀离愁别绪。作为宋代婉约词的杰出代表,李清照擅长以细腻笔触描绘女性情感,这首词正是她表达离别之苦的代表作之一。全词由上片的愁绪铺陈至下片的离情别恨,层层递进,将思念、无奈、期待等复杂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堪称婉约词的典范。

上半段:离别前的愁绪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铜炉熏香冷却,锦被凌乱,醒来却懒得梳妆。
铜制香炉中的熏香已然燃尽,屋内弥漫着微冷的气息。床上的锦被凌乱翻卷,如同红色的波浪翻滚。词人从睡梦中醒来,面对晨光,却连最基本的梳妆打扮都提不起兴致。这一细节描写不仅渲染了孤寂的氛围,更通过物象的冷落和凌乱,映射出词人内心的失落与无助。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妆奁积尘未拭,日光斜照帘钩。
贵重的妆奁积满尘埃,可见她许久未曾整理,日光洒在帘钩之上,暗示着时间的流逝,而她仍沉浸在离别的忧愁中。这里的“尘满”不仅是客观景象,更是心理写照,象征着词人对红妆无心,整个人陷入了一种消极的状态。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最怕离别的痛楚,千言万语,终究难言。
她害怕提及离别之事,因为一旦开口,心中的苦痛便难以控制。有许多话想要诉说,但却又无法真正表达,最终只能选择沉默。这种“欲说还休”的复杂心理,把即将分别的无奈与矛盾表现得极为真切,也反映出她对丈夫的不舍和依恋。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近日消瘦,并非因病因酒,也不是因秋而悲。
词人近来日渐消瘦,但并非因生病,也不是因为沉溺于酒精,甚至连秋天的萧瑟也不是主要原因,而是因为即将面对的离别之痛。这句巧妙地排除了常见的消瘦原因,突出了因离别而产生的刻骨相思。这种“不言自明”的写法,使得情感更加深沉含蓄,令人动容。

下半段:诀别后的孤寂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叹息啊!这次离别,纵然唱遍《阳关三叠》,终究难留。
“休休”表示无奈的叹息,既有劝慰自己接受现实的意味,也有对丈夫即将离去的无可奈何。即使反复吟唱《阳关三叠》这样离别时惯常的送别曲,也无法挽留丈夫的脚步。这里既展现了离别的正式感,又用“千万遍”来突显词人内心的不舍。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念远行人渐行渐远,烟雾弥漫秦楼。
“武陵人”典出《桃花源记》,用以比喻词人的丈夫远游,且前路茫茫,难以归返。“烟锁秦楼”则表现了她独居闺中的凄清景象。夫婿远行,烟雾弥漫在她所居住的秦楼之上,似乎也为她的孤独增添了一层朦胧的哀愁。这种用典的手法,使离愁别绪更加含蓄深远。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唯有楼前流水,或许知晓我终日眺望的深情。
面对无尽的等待,她的视线只能停留在楼前那川流不息的流水上。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离人踪迹的难觅。它见证了词人每日在窗前凝望的执着,成为她唯一的寄托。此处以流水拟人,仿佛流水也能理解她的相思之情,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感人。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凝望远方,从此又多了一重新愁。
最后三句深化主题,词人久久凝望远方,但从今往后,这目光里又添了新的愁绪。这个“新愁”既是对以往相思的累积,又是即将迎来漫长等待的忧虑。这句收束全篇,既表现出她情感的延续性,又让人感受到词人内心愁绪的无穷无尽,回味悠长。

整体赏析:

这首词从细节描写入手,通过对环境、心理和动作的刻画,层层推进,将离别前后的情绪波动展现得淋漓尽致。上片着重刻画离别前的惆怅,词人处于无力和哀愁的情绪中,甚至连最简单的梳妆打扮都提不起精神;下片则表现离别后的孤寂,她独自守着空楼,久久凝望远方,思绪如流水般绵长。这种由“愁”到“更愁”的递进,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浓厚的情感张力。

写作特点:

  1. 以景衬情,融情于景
    词人巧妙地运用“香冷”、“红浪翻被”、“日上帘钩”等意象,通过环境的变化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愁绪自然地流露出来。
  2. 层层递进,情感铺展
    词的情感发展遵循“由浅入深”的节奏,先从日常的慵懒写起,逐渐深入到难言的离愁,再到诀别后的孤寂无助,层层推进,使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词人的情感变化。
  3. 巧用典故,寓意深远
    词人使用了“武陵人”和“秦楼”两个典故,将自己的离愁寄托于历史故事之中,使词的意境更加深邃,同时也丰富了词的文化内涵。
  4. 语言婉转,含蓄深情
    词中多用“不言之言”来表达感情,如“欲说还休”、“新来瘦”等,既表现了内心的复杂情绪,又避免了直白的哀怨,使全词更具韵味和耐人寻味的美感。

启示:

这首词不仅是李清照个人情感的真实写照,更是古代女性在男权社会下无法掌控命运的典型代表。她的才情与柔情并存,既有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又有对世事无奈的感叹。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分别的痛苦、等待的煎熬以及思念的漫长。这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段相聚的时光。

关于诗人:

Li Qing-zhao

李清照(1084 - 1156)​,自号易安居士,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人。 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作家。她的诗词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为纪念这位杰出的女作家,水星上其中一座环形山以她的名字命名。

Total
0
Shares
Prev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ru meng ling · zuo ye yu shu feng zhou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 赏析:

Next
陆游
Lu You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诗人,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是最多产的诗人之一,存世诗作约9300首,他的诗以恢弘的爱国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