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诏嘲司花女」虞世南

ying zhao chao si hua nv

「应诏嘲司花女」
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虞世南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太宗在位时期。唐代宫廷设有“司花女”,掌管花木之事,亦兼有娱悦之职。虞世南作为宫廷重臣,在宴游或诏命之际,见到一位憨态可掬的司花女,遂写下此诗。诗以轻松调侃的口吻描绘司花女的憨态与受宠,既有宫廷生活的写照,又透露出诗人观察细微、笔墨诙谐的一面。

第一联:“学画鸦黄半未成,垂肩亸袖太憨生。”
她学着描画黄色的花卉,却只画到一半未能完成;垂下肩膀、宽大衣袖的样子憨态可掬。
“鸦黄”即指花卉的黄色。诗人以“学画未成”来反衬司花女笨拙天真,动作姿态显得憨厚。这里并非讥讽,而是以“憨态”突出她的质朴可爱,与一般粉饰修饰的宫女形象形成对照。

第二联:“缘憨却得君王惜,长把花枝傍辇行。”
正因这份憨态反而得到君王的喜爱,常常手持花枝,伴随帝王的车驾而行。
诗人点明“憨”之价值:并非才艺出众,而是天真自然,使她成为帝王眼中的宠爱之人。“傍辇行”突出她所处的特殊地位,虽为司花女,却因其单纯而得幸。

整体赏析:

这首小诗以诙谐调侃的笔法,塑造了一个“傻气却可爱”的宫廷女子形象。前两句写其天真笨拙,不善画技,却憨态可掬;后两句则点明因“憨”反得宠幸,常伴帝王左右。诗中蕴含了微妙的对比:一方面是才艺未成的笨拙,另一方面却是帝王的宠爱。虞世南以轻快的语调揭示了宫廷生活中的小插曲,既写人之憨态,又写帝王之偏宠,语言简洁而富有戏剧感。

写作特点:

  • 语言诙谐:全诗调子轻松,带有调侃意味,呈现出诗人幽默的一面。
  • 形象鲜明:通过“学画未成”“垂肩亸袖”几个细节,立刻勾画出憨态女子的可爱形象。
  • 对比手法:笨拙与受宠的反差,突出了人物个性,也增加了诗的趣味。
  • 宫廷生活写照:诗中映射出宫廷中小人物的命运,她们或因美貌,或因性情,而得宠失宠。

启示:

这首诗写的是一位憨态可掬、并不工巧的司花女,因为其天真、质朴而意外获得了君王的宠爱。诗中寓意深远:世人往往追求精致、技巧与华丽,然而真正能打动人心的,常常是未经雕饰的自然与真诚。它启示我们:做人不必处处矫饰,真实与本真反而更具魅力。所谓“憨”不是缺点,而是一种单纯与真挚;正是这种质朴,才换来真心的喜爱与尊重。生活中,外在的才艺与技巧固然重要,但保持内心的天真与真诚,更能让人收获意料之外的理解与珍惜。

关于诗人:

Yu Shinan

虞世南(558 - 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初唐贞观朝重臣,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公,谥号文懿。其书法与欧阳询、褚遂良、薛稷并称"初唐四家",诗文承袭徐陵一脉,开创"雅正冲和"的宫廷诗风,编纂《北堂书钞》开创类书新体例。唐太宗李世民称其"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兼具,堪称初唐文化工程的奠基人。

Total
0
Shares
Prev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虞世南
shi yan ying zhao fu yun de qian zi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虞世南

「侍宴应诏赋韵得前字」芬芳禁林晚,容与桂舟前。横空一鸟度,照水百花然。绿野明斜日,青山澹晚烟。滥陪终宴赏,握管类窥天。 虞世南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