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司空曙

tian jia · sikong shu

「田家」
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

司空曙

赏析:

这首《田家》是唐代诗人司空曙描绘农村生活的一首田园诗,具体创作年代不可考,但内容应作于诗人闲居乡间或羁旅途中暂住村舍之时。作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司空曙在诗歌中常以质朴自然的语言描绘民间风貌,表现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与尊重。本诗通过一场喜雨后农家的生活情景,展现出一幅真实温馨的乡村图卷,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理解与赞美。

第一联:“田家喜雨足,邻老相招携。”
农家因甘霖滋润而欣喜,年长的邻居互相邀约同行来庆贺。
首联点出“雨足”之后的农家喜悦,构成全诗情境的起点。雨水是农人赖以生存之本,“喜雨足”三字写出旱后喜雨的欣慰,而“邻老相招携”则呈现出乡邻之间的亲密情谊,生动描摹出乡间朴素人情。

第二联:“泉溢沟塍坏,麦高桑柘低。”
山泉暴涨漫出田沟,冲坏了田垄,麦苗已长得高高,桑树与柘树却显得低矮了。
这一联继续写雨后情景,“泉溢”虽带破坏之意,但非忧愁,而是“喜雨”背景下的自然结果;“麦高桑低”是实写景物的变化,也象征着农事欣荣,景象丰盈。

第三联:“呼儿催放犊,宿客待烹鸡。”
呼唤孩子赶着小牛去放牧,有客人来投宿,主人正忙着准备宰鸡款待。
此联转写人事,既有日常劳作,也有款待宾客,极具生活气息。“犊”为小牛,农家牧畜;“烹鸡”待客,更显农村的热情好客。动静结合,温馨热闹。

第四联:“搔首蓬门下,如将轩冕齐。”
我站在简陋的茅屋前搔首沉思,这种生活简直可与做官享受相比。
最后一联抒情达意,“搔首”是沉思,也是对人生的体悟。虽身处“蓬门”之下,却感到一种与“轩冕”即高官显贵等同的安宁与满足,彰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切认同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喜雨”起笔,由景及人,再由人入情,生动描绘了一幅恬淡、温暖的田家日常图景。语言质朴自然,不事雕饰,却意趣盎然,流露出诗人对乡野生活的喜爱与心灵的慰藉。结尾以“如将轩冕齐”收束,情味深长,蕴含对权贵虚荣的否定与对安贫乐道的赞美。

整体赏析:

这首充满生活情趣与诗意哲思的田园诗描写了一场及时雨后,农家劳作、聚会与日常起居的场景,层次清晰,节奏明快。从“喜雨足”的外部自然条件,到邻里情谊的亲密互动,再到家庭生活与待客礼仪,诗人将农村的质朴温暖刻画得惟妙惟肖。

诗中没有华丽词藻,也不诉苦写愁,而是以极自然的口吻,记录下农家生活的一瞬之美。它不仅传递出对自然的感恩,更是一种心灵的宁静与满足的写照。尤其最后一句“如将轩冕齐”,点出整首诗的精神主旨,彰显了诗人虽困顿而淡然的人生态度,体现了“大历十才子”中清淡闲远的一派风格。

写作特点:

  • 情景并叙,生活气息浓郁: 全诗将农村雨后实景与人事活动巧妙融合,构成完整生活画面,有动态亦有温情,充满人间烟火味。
  • 语言自然,风格朴实无华:用语平实亲切,不用典、不铺张,却将喜悦与闲适之情娓娓道出,颇具民间口语韵味。
  • 结尾传情,蕴含哲思:“如将轩冕齐”一语含蓄深沉,表达了诗人宁静淡泊、不羡权贵的处世之道,点出主旨,意味无穷。

启示:

这首诗不仅是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田园图,更是一种人生价值观的表达。在物质简陋、环境平凡的乡间,诗人却感受到比“轩冕”更可贵的宁静、亲情与自在,这是一种真正的内在富足。它启示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若能放下名利之累,回归自然与日常,亦能寻得人生的一种圆满与平和。这首诗以最简淡的语言,写出了最深刻的人生感悟,正是“淡而有味,朴而动人”的典范。

关于诗人:

Sikong Shu

司空曙(约720 - 790),字文明,广平(今河北永年)人,唐代宗大历年间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进士及第,历任洛阳主簿、左拾遗等职。其诗多写羁旅愁思与山林闲趣,《全唐诗》存诗170余首。《江村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以疏淡笔墨绘闲适生活;《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则通过萧瑟景物抒写别情。诗风清幽冷寂,工于五律,与卢纶齐名,辛文房称其"属调幽闲,终篇调畅",在大历诗坛的清冷风格中颇具代表性。

Total
0
Shares
Prev
「送人游岭南」司空曙
song ren you ling nan

「送人游岭南」司空曙

「送人游岭南」万里南游客,交州见柳条。逢迎人易合,时日酒能消。浪晓浮青雀,风温解黑貂。囊金如未足,莫恨故乡遥。 司空曙 赏析:

Next
「石莲花」司空曙
shi lian hua

「石莲花」司空曙

「石莲花」今逢石上生,本自波中有。红艳秋风里,谁怜众芳后。 司空曙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