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游 · 南都石黛扫晴山」周邦彦

shao nian you · nan du shi dai sao qing shan

「少年游 · 南都石黛扫晴山」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周邦彦

赏析:

《少年游·南都石黛扫晴山》是北宋词人周邦彦所作。此词大致写于暮春时节,描绘江南春日晴景,并回忆昔日赏春之乐,感慨时光流逝,表达对春天的热爱与珍惜。词人以南都(今南京)为背景,以景入情,既有细腻的自然描绘,又有淡淡的人生感怀,是一首兼具画面美与情感深度的写景抒情之作。

上片: ”南都石黛扫晴山。衣薄耐朝寒。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南方城市,山色明净如黛;清晨寒意尚存,人衣单薄也能忍受。一夜东风吹来,海棠花谢凋零,登楼卷帘远望。
首句以“石黛扫晴山”写春日晴空下青山如黛,美景清丽。接着写初春的寒意未退,薄衣迎寒,透露出人物的隐忍和习惯。中段“一夕东风”转折突兀,暗示春花易谢、时光易逝,诗人登楼望景,既欣赏春色,也隐含惆怅。

下片:“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如今阳光明朗得像洗过一样,南边小路上雕鞍华骑正迎着暖意奔驰。重游旧日赏春的园林,庆幸今日无风无雨,春日的鸟鸣仿佛在传递平安喜讯。
“而今丽日”一转,展现现实春光明媚,雕鞍南陌,生动描写出人们春游踏青的繁荣图景。“旧赏园林”点出过往回忆,与“喜无风雨”形成对比,最后一句“春鸟报平安”既写实又寄情,以小鸟喻祥兆,抒发出词人内心的温暖与希望。

整体赏析:

整首词以江南春景为背景,上片描写春寒与花谢的瞬变,引出登楼远望的惆怅;下片则转入今春的温暖与欢欣,描绘重游旧地的喜悦与宁静。词人通过对细节的精准捕捉,将自然之景与心中之情交织融合,体现出对春天的热爱、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也隐约透出对过往的追忆与淡淡的惆怅。

写作特点:

  • 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词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渗透情感,花谢、远望、鸟鸣皆有寓意。
  • 对比手法突出:上片冷寒花谢,下片明丽温暖,春天由残至盛、由惆怅至欣悦,情感层层递进。
  • 语言简练清丽:用字用词清雅工整,如“石黛”“雕鞍”等词富有画面感,营造优雅的审美氛围。
  • 结构转折巧妙:“而今”一词起承转合,前后对照自然,过渡流畅,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张力。

启示:

这首词提醒我们珍惜当下的美好时光。春光虽好,但转瞬即逝,正如词中“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所写的无常。而“春鸟报平安”则传递出诗人内心对平安、宁静生活的向往。词中蕴含的人生态度:在怀念过往的同时,更应拥抱当下的晴日暖风,珍惜眼前人、眼前景,是一种温柔而清醒的生活哲学。

关于诗人:

Zhou Bangyan

周邦彦(1056 - 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今杭州)人,北宋婉约词集大成者。元丰初为太学生,后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其词富艳精工,《清真集》存词180余首,《兰陵王·柳》"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开创"沉思前事"的铺叙手法;《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景如画。创制新调数十种,格律严谨,被奉为"词家之冠",陈廷焯称其"前收苏、秦之终,后开姜、史之始"。诗作《汴都赋》宏丽铺陈,曾受神宗赏识。影响南宋姜夔、吴文英等大家,为格律词派开山宗师。

Total
0
Shares
Prev
「渡江云 · 晴岚低楚甸」周邦彦
du jiang yun · qing lan di chu dian

「渡江云 · 晴岚低楚甸」周邦彦

「渡江云 · 晴岚低楚甸」晴岚低楚甸,暖回雁翼,阵势起平沙。骤惊春在眼,借问何时,委曲到山家。涂香晕色,盛粉饰、争作妍华。千万丝、陌头杨柳,渐渐可藏鸦。

Next
「玉楼春 · 玉琴虚下伤心泪」周邦彦
yu lou chun · yu qin xu shang shang xin lei

「玉楼春 · 玉琴虚下伤心泪」周邦彦

「玉楼春 · 玉琴虚下伤心泪」玉琴虚下伤心泪。只有文君知曲意。帘烘楼迥月宜人,酒暖香融春有味。萋萋芳草迷千里。惆怅王孙行未已。天涯回首一销魂,二十四桥歌舞地。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