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宣城善酿纪叟」李白  

ku xuan cheng shan niang ji sou

「哭宣城善酿纪叟」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李白

赏析:

这首诗作于李白晚年寓居宣城期间,是诗人悼念一位普通酿酒师傅纪叟的深情之作。在唐代诗人为王公显贵撰写墓志铭已成风气的背景下,李白却将最深沉的诗歌献给一位市井匠人,此举本身即是对世俗价值的一次超越。诗中,诗人将其与纪叟的情谊,升华为一种超越生死的、关于艺术(诗)与技艺(酒)的永恒对话。

第一联:“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
纪叟啊,您如今在那幽深的黄泉之下,想必依然在操持旧业,精心酿造着您拿手的“老春”酒吧?
诗人开篇即以亲切的呼告语“纪叟”起笔,打破了人鬼殊途的界限,仿佛老友间的隔空对话。“黄泉里”本是阴冷之境,但“还应酿老春”一句,却以其坚定的相信与温暖的想象,为那片死寂的世界注入了熟悉的生机与烟火气。这并非理性的判断,而是情感的必然——在李白心中,纪叟与他的“老春”酒是浑然一体的存在,其灵魂绝不会因死亡而改变。这份固执的想象,饱含着诗人对逝者最崇高的敬意与最深切的怀念。

第二联:“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
(可是,)在那长夜漫漫的幽冥世界,如果没有我李白,您酿出的这绝世美酒,又能卖给谁,又能与谁共品呢?
此句是千古绝唱,其情感逻辑的推进堪称神来之笔。诗人没有直接宣泄自己的悲痛,而是从一个出人意料的视角切入——他担忧纪叟的才华在另一个世界会因无知音而孤独埋没。“夜台无李白”五字,表面是极度的自负,内里却是极度的悲恸与孤独。它道出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阴阳永隔,诗人再也无法品尝到故人的美酒。而“沽酒与何人”的设问,更是将这种悲恸推向极致:他们之间不仅是买卖关系,更是“酿造者”与“鉴赏家”之间独一无二的灵魂知音。李白的存在,是纪叟酿酒价值得以圆满实现的终极证明。这一问,问出了天才的寂寞,也问出了知音沦丧的巨大空虚。

整体赏析:

这首五言绝句,短短二十字,却构筑了一个跨越生死的宏大时空,凝聚了最深厚的人情。全诗以极浪漫的想象起笔,以极沉痛的现实发问收束,在巨大的情感张力中,完成了对一段平凡而伟大情谊的终极礼赞。它超越了普通的悼亡诗,没有凄凄切切的哭诉,而是在看似平静甚至略带诙谐的语调下,潜藏着冰山般深重的哀思。李白以其天才的笔触,将个人的悲痛升华为一个关于知己、技艺与生命价值的永恒哲学命题。

写作特点:

  • 以乐景写哀情的极致运用:诗人通篇描绘的是酿酒、沽酒这一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却将永失知音的至悲寓于其中,使得悲情愈发深沉内敛,感人至深。
  • 虚实相生的奇幻意境:诗歌在“黄泉”、“夜台”的虚幻之境中,展开了“酿老春”、“沽酒”的真实活动,将现实与想象、生者与逝者完美融合,创造了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
  • 朴素语言下的巨大情感冲击:全诗语言口语化,不事雕琢,如脱口而出,但“还应”、“无”、“与何人”这几个关键词,却承载了千钧重量,于平淡中见奇崛,在直白中蕴深悲。
  • 自我中心的独特抒情视角:诗人将自己(李白)置于诗句的核心,这并非自大,而是构建了一种独特的抒情逻辑——我的悲痛,正源于我们之间不可替代的相互成就。这种视角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直接、强烈和个性化。

启示:

这首诗向我们揭示了情感连接的真正深度。它告诉我们,最珍贵的情谊,往往建立在灵魂的相互识别与价值的彼此成就之上,它能够超越身份(诗仙与酒叟)、甚至超越生死。李白的悲痛,不仅在于失去一位朋友,更在于一个完整“世界”的崩塌——那个由他的诗、纪叟的酒共同构筑的、充满知音默契的美妙世界。它启示我们,在生命中珍视那些真正懂得并成就我们的人,因为他们的存在,定义了我們自身价值最为闪光的部分。同时,诗人以如此平等的姿态悼念一位平民,也提醒我们,人格的高贵与情感的深度,从不以世俗的地位为度量。

关于诗人:

Li Bai

李白(701 - 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诗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璀璨的星座之一,而其中最耀眼的明星当属李白。李白将中国的古典诗歌,尤其是浪漫主义诗歌推向了顶峰,并以卓越的成就影响了古今中外一代代优秀文人。

Total
0
Shares
Prev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yu xia shi er deng yue yang lou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白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李白 赏析:

Next
「战城南」李白  
zhan cheng nan

「战城南」李白  

「战城南」去年战,桑干源;今年战,葱河道。洗兵条支海上波,放马天山雪中草。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匈奴以杀戮为耕作,古来惟见白骨黄沙田。秦家筑城备胡处,汉家还有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