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僧归日本」
钱起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
赏析:
这是一首送日本僧人回国的诗,诗题一作《送僧归东》,时诗人在长安。唐代国势强盛,有不少日本僧人远渡重洋来华学习。诗中对日本僧人不畏艰难的精神深表敬重,热情地赞颂了日本僧人品格的圣洁和道行的高尚,更见诗人与日本僧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因为此诗乃送僧之作,故此诗用了许多佛家术语。
“上国随缘住,来途若梦行。”上国,春秋时称中原诸国为上国,是针对当时的夷狄而言,这里指中国。随缘,佛家语,意为随其机缘,不加勉强。随缘住,亦作“随缘至”或“随缘去”。来途,一作“东途”,指由日本来华的路途。句意为:你随缘来到中国,一路飘摇,若在梦里旅行。诗人首联点明日本僧人不远万里、远涉重洋,来到中国学习。佛家讲究机缘,因而写其“随缘住”,照应其身份。
“浮天沧海远,去世法舟轻。”沧海,即大海,因水深而呈青绿色,故名。浮天,一作“浮云”。去世,此指僧人修行的一种境界。法舟,指受佛法庇护的舟,这里是对日本僧人所乘船只的美称。句意为:小舟远行于沧海之中,就像漂浮在天际,你端坐在法舟中,离开尘世一身轻。此联是写日僧回归。“浮天沧海”,可见日僧来华之不易。“去世法舟轻”,一语双关,一指日僧乘船渡海回国,一指佛法普度众生。
“水月通禅寂,鱼龙听梵声。”水月,比喻品格的清俊秀美。《唐太宗三藏圣教序》云:“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此喻日本僧人的人品、禅观,意谓参禅洞观大道。梵声,指诵经之声。句意为:水中的月影,通晓寂灭的禅理;海里的鱼龙,倾听你诵经的佛音。此联是赞美日僧品格清美。因为日僧是乘舟渡海回国,所以诗人在赞美他时用的两个字“水月”和“鱼龙”都与海水有关。鱼龙都因听到诵经之声而受感动,可见日僧佛法之崇高。
“惟怜一灯影,万里眼中明。”一灯,佛家用语,比喻智慧。《华严经》七十八:“比如一灯入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尽。”句意为:我独爱那一盏禅灯,光照万里,使我心亮眼明。此联也一语双关,既言日僧之舟行于海上,灯照万里;又言佛法如灯,能照亮众生心灵。日僧之舟灯能使诗人眼界开阔,显示了日本僧人对诗人的影响很大,委婉地表现了诗人对日本僧人恋恋不舍的离别深情。
聚散离合,本是人间常事,但古时交通不发达,因而与其说是生离,不如说是死别,更何况所送之人是去国万里,远涉重洋,所以此诗写得毫无应酬俗套,而全然一片真情。全诗前半部分写日僧来华,后半部分写日僧回国,诗中用了很多佛家用语,带有浓厚的禅理风格。遣词造句融洽、自然,足见诗人渊博的学识与扎实的艺术功底。当然,事物是辩证的,佛家语言用多了,就显得有点太“专业化”,使得此诗诗意不是那么浓郁。
关于诗人:
钱起(722-780),字仲文,吴兴(今属浙江湖州)人。天宝十年(751)进士,曾任蓝田尉,终考功郎中。“大历十才子”之一。诗以五言为主,多送别酬赠之作,有关山林诸篇,常流露追慕隐逸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