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释义: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的讽刺诗。
寒食是我国古代从春秋时传下来的一个传统节日,约在清明前两天,是晋文公为了纪念抱木焚死的介子推而定的。古人很重视这个节日,按风俗家家禁止生火三日,只吃糕团等现成食物,至清明始准举火,故名寒食。按唐制由皇帝传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宣示皇恩。由于节当暮春,景物宜人,自唐至宋,寒食便成为游玩的好日子。寒食节那天,韩翃在长安街头漫游,被眼前的暮春景色迷住了,一直到暮色降临。晚上,皇宫里闪出一团团烛光,一片亮堂,而宫外却是一片漆黑,埋在深深的暮色里。
韩翃感慨万分,想到杨贵妃和她的哥哥,倚仗皇帝的恩宠,作威作福,提笔写下《寒食》。
前两句:暮春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城中的柳树。
这两句叙写白昼风光,勾勒出整个长安城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后两句:傍晚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袅袅的轻烟飘散到天子宠臣的家中。
太阳落山,汉宫传送蜡烛赏赐王侯近臣,那袅袅的轻烟啊,首先飘散进入了五侯的家中。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国沿袭已久的习俗,但权贵大臣们却可以破例地点蜡烛。诗人对这种腐败的政治现象做出委婉的讽刺。
诗中充溢着对皇城春色的陶醉和对盛世承平的歌咏,同时暗含委婉的讽谏。
关于作者:
韩翃,生卒年不详,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天宝十三载(754年)韩翃中进士。“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题材多为送别唱和。明人辑有《韩君平集》, 《全唐诗》录其诗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