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谴」
罗隐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赏析:
这首诗成功地塑造一个活脱脱的呼之欲出的纵酒高歌的旷士形象,并且通过人物的形象侧面写出了晚唐社会的黑暗现实。
前两句:得到的时候就放声高歌没有就由他去吧,愁恨全然不理照样乐悠悠。
“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 首句用自白、半是劝世的口吻说对人生不必患得患失,尤其是仰面“高歌”的情态,给人具体生动的感受。次句不说“多愁多恨”太无聊,而说“亦悠悠”,也就收到具体生动之效,不单是为了押韵。
后两句:今天有酒就痛快畅饮喝他个酩酊大醉,明日的忧虑就等明天再烦愁。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一个放歌纵酒的狂士形象呼之欲出,仅指出这一点还不够,还要看到这一形象的独特性。这里取象于放歌纵酒,更带迟暮的颓丧。“今朝有酒今朝醉”,总使人感到一种内在的凄凉、愤嫉之情。这样的情感既有普遍性,其形象又有个性化,所以具有典型意义。
这首诗艺术表现上更其成功之处,则在于重叠中求变化,从而形成绝妙的咏叹调。解读此诗,关键全在于诗人将“愁’和“恨”排遣掉了没有。而诗人之“愁”和“恨”是社会之愁,家国之愁,这种愁是诗人自己难以解决的。上书,皇帝不听;劝说,皇帝不理;讽谏,皇帝会恼怒。那诗人怎样排遣,是采取了不理、不采、不合作、不发言的态度。这种玩世不恭的态度虽带有一定的消积成分,然而大多的知识分子都不发言,都不合作,那“此时无声胜有声”拥有很大的力量。
关于作者:
罗隐(833-909),本名横,字昭谏,自号江东生,唐代诗人,杭州市人。他的诗有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的入世精神,勇敢地以诗笔抗争社会的黑暗,抨击社会的弊政,反映社会的民生疾苦,抒写个人的坎坷遭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