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九首 · 其七」刘禹锡

zhu zhi ci jiu shou vii

「竹枝词九首 ·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刘禹锡

赏析:

此诗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时任夔州刺史,创作了《竹枝词九首》,借鉴当地民歌风格,描绘夔州风土人情。其中,这首《竹枝词》不仅展现了瞿塘峡的险峻,更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以生动的比喻讽喻人世变幻。

第一联: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瞿塘峡的十二道险滩水声嘈杂,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就异常艰险。)
诗人以白描手法描绘瞿塘峡的湍急水势,突出其天险之势。这里的“嘈嘈”二字生动再现了水流奔腾的声音,“古来难”则点明瞿塘峡自古以来就是通行难地,不仅写实,也暗含对人生险途的喻意。

第二联: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常常遗憾人心不如流水平和,总是轻易在平静之处掀起风波。)
诗人以水作喻,表达对人心善变的感慨。流水纵然湍急,但总有趋于平静的时候,而人心却难测,往往无风也能生波,制造纷争。这一联借景喻理,既有感叹,也暗含批判意味,表现了对世态炎凉、人心难测的不满。

写作特点

  1. 民歌风格: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接近口语化表达,生动流畅。
  2. 白描手法:前两句直接描绘瞿塘峡的险峻地势,简练有力,富有画面感。
  3. 比喻深刻:后两句以水喻人心,形象贴切,寄寓深远,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
  4. 对仗工整:“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对仗工整,节奏明快,朗朗上口。

整体赏析:

这首诗以瞿塘峡的惊涛骇浪为起笔,巧妙地由景入理,借险滩的自然特性喻人世的风波变幻。诗人用对比手法,指出流水虽急仍有平息之时,而人心却往往难以平静,轻易生事,表现了对世事无常、人情冷暖的深刻洞察。诗歌语言简练明快,极富民歌韵味,不仅描绘了三峡之险,也道出了世事难料的深意。

启示:

这首诗告诉我们,世间的险峻不仅在于山川之难,更在于人心难测。流水虽有湍急之时,但终归平息,而人心却常因私欲而兴风作浪,制造纷争。因此,人生路途虽艰,但更需警惕世态炎凉,保持内心的清明与平和,方能安然前行。

关于诗人:

liu yu xi

刘禹锡(772 - 842),字梦得,中山无极(今属河北)人,后迁洛阳。唐代中叶进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这一时期具有独特成就的诗人。在他的创作中,不乏反映时事和民间疾苦的诗篇。艺术上,他既能继承前代优秀的文学遗产,又能从民间文学中吸取有益的养料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他的诗歌语言明快活泼,节奏响亮和谐,风格雄浑爽朗,为时人所推重,誉之为“诗豪”。尤其是仿民歌的《竹枝词》,于唐诗中别开生面。有《刘梦得文集》。

Total
0
Shares
Prev
「拟古十二首 · 其九」李白  
ni gu shi er shou ix

「拟古十二首 · 其九」李白  

「拟古十二首 · 其九」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李白 赏析:

Next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
yu meng de gu jiu xian yin qie yue hou qi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白居易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去谁能惜酒钱?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更待菊黄家酿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