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将五首 · 其二」
杜甫
韩公本意筑三城,拟绝天骄拔汉旌。
岂谓尽烦回纥马,翻然远救朔方兵。
胡来不觉潼关隘,龙起犹闻晋水清。
独使至尊忧社稷,诸君何以答升平。
赏析:
杜甫暮年漂泊江陵时,途经宋玉的故乡,怀念这位楚辞大家,触景生情创作了这首诗。诗中通过追忆宋玉的生平与创作,抒发了诗人对宋玉才情和志向的钦佩,也表达了自身遭遇怀才不遇的感慨。
第一联:“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草木摇落之景让我深切体会到宋玉《九辩》中的悲凉情怀,他的风流儒雅堪为我的师表。)
诗人借秋天草木凋零的景象点出宋玉的《九辩》悲秋情怀,并直言其“风流儒雅”是自己追随的楷模。
第二联:“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怅然遥望千年历史,我忍不住洒下悲伤的泪水;尽管生在不同朝代,萧条不遇的命运却是相同的。)
诗人感慨与宋玉虽隔千载,却在怀才不遇的命运上心心相通,为此哀叹落泪。
第三联:“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
(江山依旧,但宋玉的故居只留下空有的文辞;云雨佳话被误传,难道真只是梦境?)
诗人感慨后人只留意宋玉的辞藻,却曲解了他的志向抱负,并痛惜后人误读巫山神女的故事。
第四联:“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最让人叹息的是楚宫已经彻底消亡,而今的舟人指点荒台,也难辨真伪。)
诗人以楚国兴亡的史实,点出历史变迁的沧桑,并对舟人指点荒台的随意传说表达了疑问与不满。
写作特点:
- 情景交融:杜甫以秋日凋零景象衬托宋玉的悲凉情怀,感情与景物浑然一体。
- 议论精辟:借宋玉怀才不遇的悲剧,批判世人轻视文人志向的风气,议论深刻。
- 虚实结合:诗人通过对江山故宅的实景描写与宋玉事迹的虚写交织,表现历史与现实的对比。
- 典故入化:引用《九辩》、巫山云雨等典故,与实景自然融合,强化了诗意深度。
整体赏析:
这首诗在凭吊宋玉遗迹的过程中,以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贯穿始终。诗人借怀古抒己,将宋玉的悲秋情怀与自己的身世遭遇融为一体。前半部分着重表现宋玉怀才不遇的境遇,后半部分转而批判后人对宋玉的误解与曲解,感叹楚国的兴亡和人事的变迁。全诗以忧国忧民的情感为底色,既是对宋玉的赞美,也是对现实的讽刺,寄托了诗人希望君主贤明、治理国家的期望。
启示:
杜甫通过此诗揭示了才子志士怀才不遇的悲剧,并批判了后人对历史和人物的曲解与遗忘。这警示我们要以客观、全面的眼光看待历史,珍视文化与精神遗产,避免以讹传讹、忽略真相。同时,诗人通过怀古寄托的忧国情怀,提醒后人珍惜和平,铭记英雄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
启示:
杜甫在《禹庙》中歌颂了大禹为民造福的精神,同时也隐含对当时统治者的期许。诗句提醒我们,面对时代的困局,需要以大禹治水的无畏精神为榜样,用智慧与毅力解决现实难题。对于当下的社会发展,也需以长远目光,扎实治理,方能造福后世,成就伟业。
关于诗人:
杜甫(712 - 770),字子美,唐代大诗人,被称为“诗圣”。他出生于一个逐渐没落的官僚家庭,祖籍襄阳,后来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杜甫一生坎坷,动乱流离的生活使他对大众的疾苦有切肤之感,因而他的诗歌总是紧密结合时事,较全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思想深厚,境界开阔。在诗艺上他兼备众体,形成“沉郁浑厚”的独特风格,成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