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美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赏析:
这首诗作于王维中晚年退隐终南山时期。当时他仕途起伏,历经安史之乱后逐渐淡泊功名,寄情山水,追求内心的安宁与超脱。《终南别业》即是他在隐居生活中所写的一首山水诗,寄托了其“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审美理想,也展现了他出尘脱俗、闲适自足的隐士心境。
第一联:“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中年以后逐渐喜好佛道,晚年便归隐在终南山脚一带。
诗人以平淡口吻交代了人生轨迹,由热衷仕途转向潜心修道,将生活重心移至山林之间,暗含一种抽离尘世的决然。
第二联:“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兴致来了常常独自出行,沿途的美好景致全都自得其乐。
“独往”与“自知”凸显其孤高性格与隐逸情怀,仿佛山中所遇之景、所悟之乐都只属于他一个人,真切展现出一种脱俗自赏的超然姿态。
第三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走到水流尽头时,便坐下来看云悠悠升起。
此联最富哲理与画意,是全诗点睛之笔。由行而坐,由穷而豁然,展现出一种从现实困境中顿悟超然的洒脱,成为山水诗中的经典名句。
第四联:“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偶尔遇到林中老人,谈笑之间竟忘了归期。
以轻描淡写写出诗人不拘形式的社交方式,也流露出他与自然中人物心灵契合的自在情境,“无还期”三字尽显诗人忘世之心。
整体赏析:
整首诗语意清淡,景境空灵,看似信手拈来,实则意境深远。诗人以叙述自身隐居终南之生活点滴为线索,将自然山水与个人心境熔于一炉。诗句虽不事雕饰,却极富画意,层层递进,从“好道隐居”写到“独行赏景”,再到“水穷云起”的顿悟之境,最后归于“谈笑忘归”的自由洒脱,写出了隐逸生活的真趣与精神上的大自在。
写作特点:
这首诗最大的艺术魅力在于“清淡自然”四字——语句朴素却意境深远,语言平实却意蕴充盈,展示出王维将“道”与“禅”融于诗境的独特手法。其画面感强,节奏流畅,以淡化描写、留白写意而达到诗画合一的境界,真正体现了“诗中有画,画中有禅”的创作理念。
启示:
这首诗不仅传达了诗人追求自然、自由、宁静的理想生活,也启示人们在纷扰尘世中不妨偶尔“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学会在看似困境中发现豁达与美好,找到属于自己的内心栖居之所。在快速浮躁的时代,这种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尤显珍贵。
关于诗人:
王维(701 — 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王维是一位山水田园诗人,这是现今人们对其人其诗的一般印象。他的山水田园诗,兴象超远、意趣幽玄,如《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色韵清绝,广受后世读者喜爱。但王维其人,却从未真正成为山水田园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