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少年」温庭筠

zeng shao nian

「赠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温庭筠

赏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温庭筠仕途坎坷、颠沛流离的时期。诗人因性格孤傲、仕途不遇,常以漂泊旅行为寄托情志。本诗写的是诗人在旅途中偶遇一位志趣相投的少年,两人一见如故,却在短暂的相聚之后,又匆匆别离。借这场秋夜邂逅与离别,诗人倾诉了人生漂泊、理想难酬的感慨,也寄寓了自己对少年英才未来的祝愿和对理想境界的共同追求。

第一联:“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风叶下洞庭波。”
人生如客,漂泊江湖,在江海之间相逢,总有说不尽的离愁与旧恨。秋风起时,黄叶纷飞,洞庭湖水波光粼粼,更添旅人孤寂。
此联写秋风瑟瑟、黄叶飘落的景象,与旅途邂逅的画面交织在一起,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也表现出诗人心中深藏的忧思与身世飘零之感。

第二联:“酒酣夜别淮阴市,月照高楼一曲歌。”
酒意正浓时,便要在淮阴的夜市告别。明月洒在高楼上,我与少年引吭高歌,用一曲离歌寄托志向与惜别之情。
这两句以别前纵酒高歌的豪放情态,抒写别离的感慨与惺惺相惜之情。“淮阴”典故暗指韩信,也寓含诗人自身怀才不遇的身世之叹。酒歌之中,不仅有离别的伤感,更有壮志未酬的激昂。

整体赏析:

全诗短短四句,将一场秋日旅途中的邂逅、畅饮与惜别描绘得饱含深情而又气象恢弘。诗人将自身坎坷经历与历史人物韩信的遭际暗相对照,在意象清丽的秋江图中,寄托了知音难遇、志业未成的深沉感慨。这种将个体情感、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色有机融合的写法,使全诗充满画面感与节奏感。尤其“酒酣夜别”一句,情感转折之间,写出了一个心有抱负的男子在命运中的挣扎与不屈,也为少年才俊寄予深切厚望。

写作特点:

这首诗在风格上兼具婉约与豪放之长。诗人善用简洁而富有意境的画面推进情节,从秋景起笔,以旅人离情为线索贯穿,情景交融。尤其善于运用历史典故与自身情感的投射,如“淮阴市”一语,既点出地名,又隐含深意,表现出诗人对自身遭际的思索与自勉。此外,结句“月照高楼一曲歌”,空灵悠远,把离情之感由具象转入情志层面,留白极妙,使读者不禁联想二人别后情状,回味无穷。

启示:

这首诗不只是一场偶遇的纪实,更是一种情怀的写照。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见让人难忘的知己,也会经历短暂却刻骨的别离。而诗人所表现的,并非只是惆怅的分离,更是对未来、对理想的一种执着和不屈。它启示我们:人生在世,尽管身处逆境,也应如诗中人那般执杯高歌,以坦荡的胸怀、从容的姿态面对命运。真正的豪情,不在于得志时的辉煌,而在于失意时的从容不改初衷。

关于诗人:

Wen Ting-yun

温庭筠,公元约813 - 870年,山西祁县人。温庭筠是晚唐词的专业作者,其成就和影响都在诗之上,曾被誉为“花间鼻祖”。年轻时才思敏捷,但行为放荡不羁,出入歌楼妓院,才华多半消磨在这些生活中。因得罪权贵,终生不得志。

Total
0
Shares
Prev
「野望」王绩
ye wang wang ji

「野望」王绩

「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 赏析:

Next
「山行」杜牧
shan xing du mu

「山行」杜牧

「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 赏析:

You May Also Like